imec執行長:台積電海外生產 提供誘因很重要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安特衛普22日專電 (2024-05-23 01:02:12)

與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合作的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執行長范登霍夫在媒體聯訪時指出,台積電需分散設廠以降低生產太集中的風險,但因成本效益問題,海外提供誘因變得重要。

Imec聚焦在半導體科技最前端的研發創新,包括台積電、聯電、聯發科,以及韓國三星、美國英特爾(Intel)等全球重要半導體業者,都是它的客戶。它也是歐洲聯盟(EU)推動晶片自主的要角。

范登霍夫(Luc Van den hove)是在21、22日imec舉辦年度世界技術論壇(ITF World)期間接受中央社等國際媒體採訪。

他表示,在歐盟晶片法(European Chips Act)架構下,imec獲得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比利時法蘭德斯(Flanders)區政府注資共25億歐元(約新台幣875億元),將聚焦研發超越2奈米的系統單晶片。

對於晶片法可能產生的排外效應,范登霍夫強調半導體是全球性的產業,必須以合作至上。他也說各國晶片法都想要確保能安全取得先進製造產能,因此重要的是投資在不同生產地點。

他認為全球9成先進晶片集中在台積電的台灣廠生產,對全球風險太高,因此有必要分散。有記者問他在歐洲生產成本太高,對台積電有何經濟效益。他坦言勞工等成本在歐洲貴很多,因此政策上提供誘因以平衡多出來的成本就變得重要。

不過他也說晶圓廠高度自動化,勞工只是成本結構的一部分,不應過度看重這一點。

中央社記者問他imec近期大幅降低與中國的合作關係,是否正在進行對中國「去風險化」(de-risking)的策略,也有其他記者問到流失中國客戶的影響。

范登霍夫答覆:「世界正在改變,我們在新的均衡狀態中,變得非常非常難以與所有人合作,因此我們與美國、歐洲、台灣、韓國和日本企業有很強的夥伴關係。」

至於與中國客戶減少合作,他強調為了因應美國的先進科技對中國出口管制政策,所以imec大大降低與中國的夥伴關係,尤其在先進科技上不可能再與中國合作,只保留非常舊的技術領域合作,且基本上將不再更新那些合作的合約。

此外,中國正在大幅提高傳統晶片的產能,歐盟執委會已表示將對此進行瞭解。范登霍夫表示,傳統晶片需求仍大,中國大量擴張生產,對歐洲而言當然有增加對中國晶片依賴的風險,因此這個議題非常值得關注。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