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現2例日本腦炎 高雄6旬翁「臉神經麻痺」發病9天亡 (2024-05-15 17:26:58)


疾管署今天(15日)公布國內首2例日本腦炎個案,其中一例死亡個案為高雄市岡山區60多歲男性,因上腹痛住院治療,隨後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聽覺障礙等症狀且意識轉變,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12日因病況惡化於院內死亡。對此,疾管署也呼籲,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

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首例為高雄市左營區70多歲女性,本月6日出現發燒、喉嚨痛、嘔吐及暈眩等症狀至診所就醫,隔日再次就醫,於急診時因震顫、語速變慢、意識改變收治住院治療,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目前持續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指出,另1例為高雄市岡山區60多歲男性,4日因上腹痛住院治療,6日出現發燒症狀,9日出現頸僵硬、臉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聽覺障礙等症狀且意識轉變,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12日因病況惡化於院內死亡。

疾管署發現,2案平日活動地點皆以住家周圍為主,住家附近均有鴿舍、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但皆查無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紀錄,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周邊豬舍懸掛誘蚊燈,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並請醫療院所加強通報。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5月14日,累計2例確定病例,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2020至2023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0、2、0及2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指出,台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疾管署呼籲,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我國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責任編輯:殷偵維)

(熱門點閱:公立醫院「第1槍」! 賴清德恩師陳志鴻:台北榮總帶頭6月調薪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