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孚:越南廠產能保守規劃 今年有日韓專案挹注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8日電 (2024-05-28 11:27:10)

鎂鋁合金機殼廠華孚今天召開股東常會,總經理甘錦添說,投資越南廠有很多政治因素,產能規劃會相對保守一點,近年華孚積極拓展東北亞市場,今年應該會有來自日韓車廠的新專案貢獻。

華孚近年來擴增產能,馬鞍山廠及含山廠分別於2021年及2023年10月完工,當塗廠將於今年第4季完工並正式量產。新設華孚越南廠預計於2025年第4季完工落成,提供客戶中國以外地區生產解決方案。

甘錦添接受媒體採訪指出,越南廠產能規劃尚未全部完成,土地面積約8.9萬平方公尺,足夠好好運用,但還是要看客戶需求,尤其越南投資「確實有很多政治因素」,甚至美國選舉也會影響,因此越南廠產能規劃相對保守一點,不像先前在中國投資已經對未來數年有明確布局。

中央社記者詢問未來華孚在中國及中國以外產能分布,甘錦添表示,目前沒有相關數字,不過確實有客戶提醒需要先做規劃。

他說,華孚的歐洲客戶營收占比約46%,未來貢獻會持續增加,因為歐洲車廠對鎂鋁合金的導入比較積極,傳統汽車結構例如座椅、支架等產品,換成鎂鋁合金的話,馬上可以大幅減少重量。

甘錦添指出,華孚針對北美傳統車廠去年耕耘很久,已經有不錯成果。另外在東北亞市場,針對日韓車廠也耕耘了3到4年,今年應該會有新專案挹注。

談到毛利率從2023年約30%,降到今年第1季約26%,甘錦添表示,影響因素很多,其中一項是新廠準備量產前的額外成本,包括設備測試、更多人員進駐及客戶認證等成本,相關影響會持續到第2季。

華孚董事長蔡豐賜指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創立公司後,為自己帶來巨大財富,也讓百年汽車產業產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他說,電動汽車帶動的零件輕量化,以及汽車座艙內智慧化所需要的零件,是華孚過去幾年業績成長的主要動力,華孚車載機構業績占比已達91%,「這樣的趨勢和成長動力,目前還沒看到減弱現象」。

不過,蔡豐賜觀察,近兩年汽車廠市占率版圖有相當大的變化,去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1名國家,主要因為電動車,中國廠商比亞迪也取代特斯拉成為電動車市占第1名。中國快速崛起,對全球市場衝擊非常大。

蔡豐賜說,華孚是供應鏈一部分,在美中角力衝突下,供應鏈必須有「中國+1」或「台灣+1」增加替代生產基地的思維,尤其台海被認為是不穩定的地方,不僅電子業這樣看待,汽車業也是如此。

華孚近年積極切入車用機構件,帶動產品組合改善及毛利率好轉,2023年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7.74億元,年增39%;稅後淨利8.03億元,年增1.48倍;每股盈餘4.17元,年增1.28倍,為近7年新高。

華孚2023年車載機構業務已占營收91%,其中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機構業務占營收53%;3C產品及工業用機構業務約占營收9%。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