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使用率的對策
融資張數的增加或減少是和前一個交易相比:從個股融資增加、減少的張數可以解讀使用信用交易投資人,此刻對這個支個股股價未來的走勢是抱持哪一種態度?例如一支個股的融資張數大增,顯示大多數的信用交易投資人看好此個股股價的未來走勢,所以融資買進的張數才會大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類個股的融資張數增加,象徵融資餘額也跟著增加,然而,融資餘額越高的話,後續個股的股價上漲的壓力反而越大,所以對這支股票中期的股價走勢來說,近期的融資張數增加,反而不利於中期股價的走勢。這是必須注意的。
所謂「融資使用率」,是指此一個股在可融資買進的額度中,目前已使用的比率有多少百分比,從個股的融資使用率情況,可以看出這支個股是不是已經被投資人大量買進。一般來說,股友們必須避免買進融資使用率太高的個股,理由有二:
(1)融資使用率高,暗藏主力蹤跡。
以前融資使用率越高的個股,是表示散戶買的。但如今,主力也常會利用融資買賣來掩人耳目。還有些主力及金主會勾結公司大股東,以大量融資買進此個股的方式,鎖住股市裡通的籌碼、炒作股價,並藉此引誘散戶買進此個股。等到散戶買進後,這些主力、金主便大賣以融資買進的股票,投資人最後還是慘遭套牢。
(2)融資使用率高,股價不易飆高。
融資使用率越高的個股,由於已有太多人持有,所以想要跟進的人已不太多,所以代表了股價難以往上突破。所以,融資使用率越高的個股,股價不易飆高(圖1)。
如何看一檔股票的資券變化
現在,讓筆者進一步來分析融資融券對於股市會產生什麼影響吧!
利用融資融券的投資方式,風險也相對增加,因為如果行情並未像你所預期的上漲或下跌,而你又必須在限期內將錢或者是股票還給券商,你就反而必須高買低賣而遭受更大的損失。因此奉勸各位想要當沖的新手在還沒熟悉股市的變化、尚未練好當沖的功夫之前,還是少做、多看。不要輕易嘗試,以免遭到斷頭的慘狀。
利用融資融券投資股票時,要多注意大盤融資融券變化和個股信用交易情況,一般說來,如果融資餘額增加,代表更多的投資人看好股市的表現,所以借資金來買股票,但如果融資餘額過高,則代表已有許多人手上握有股票,想買的人減少,想賣的人增加,因此上檔賣壓就會變得沉重,如果一旦有人大量殺出持股,這些以融資方式買股票的人一定也會趕快脫手,因此可能造成股價狂跌;相對的,融券餘額的增加代表許多投資人認為股價會下跌,所以借股票來賣,如果融券餘額過高,代表會有更多人需要將股票買回以還給券商,因此也可能造成股價上漲。這就是「軋空」。
信用交易可使資金放大,風險與獲利也相對放大。即使你沒有以融資融券的方式買賣股票,但也別忘了觀察融資融券餘額的變化。它對進行當沖交易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融資餘額增加,代表更多的投資人看好股市的表現,所以借資金來買股票。這對多頭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融資餘額偏高,就代表已有許多人手上握有股票,想買的人已經減少,想賣的人可能性增加了,因此上檔賣壓就會變得沉重,一旦大盤遇上重大利空,隨時有人會大量殺出持股,而這些以融資方式買股票的人一定也會怕股價下跌而趕快脫手,因此可能造成股價狂跌。這對多頭來說,是很危險的,因為有造成「多殺多」的疑慮。
另一方面,融券餘額的增加,代表許多投資人認為股價會下跌,所以借股票來賣。這對多頭來說,是不利的。
股市有句名言:「利多出盡是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多。」如果融券餘額偏高,則代表會有更多的人早晚需要將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所以到時也可能造成股價上漲。這對多頭來說,反而是好事──因為隱藏著「軋空」的契機!
一般說來融資者都是散戶,所以從各股融資餘額增減與股價漲跌之間的變化,常能研判大戶動態與未來股價的走勢。所以,融資融券餘額變化,大抵可分為以下四種情形:
(1)融資餘額增加而股價上漲:代表大戶與散戶都看好後市。
(2)融資餘剛減少而股價下跌:代表大戶與散戶都看壞後市。
(3)融資餘額增加而股價下跌:代表散戶看好後市,而大戶看壞後市。這也表示,大戶有可能趁機出脫持股。
(4)融資餘額減少而股價上漲:代表散戶看壞後市,而大戶卻看好後市。散戶看跌賣出,所以融資餘額減少;而大戶看漲,積極買進,所以造成股價上漲的現象。
此外,股價下跌若融券餘額急速減少,則顯示大盤可能在短期內止跌回穩。不過,儘管如此,市場大戶常用「人頭戶」來從事融資與融券的交易,藉以混淆散戶利用融資融券餘額表來研判大戶的動態,所以光看融資融券餘額表,還是不能解讀一切情況。最好是參酌各種數據,再來綜合加以研判。
當日沖銷的買賣過程
一般投資人於融資融券交易成交後,應於何時完成交割呢?
正常的情況是:投資人應於成交日後第一營業日上午十二時前,向核准你融資融券的證券商繳交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後,由證券商予以融資融券代辦交割。惟融資買進證券及融券賣出價款餘額應全部做為擔保。
另一方面,波段持有或作中長期投資的人,最怕的是套牢。
股市術語「斷頭」,即指搶多頭帽子買進股票,而股票當天並未按所預計的那樣上漲而下跌,投資者只好低價賠本賣出,稱為「斷頭」。
另有一語「割肉」﹙斬倉﹚,指的是買入股票後價格下跌,為避免損失過大而賠本賣出股票,亦即將股票以低於買入價賣出的現象稱為「割肉」。
尤其融資、融券買賣,是向證金公司或自辦融資的綜合券商借錢﹙或借股票﹚行為,以一年到期為準。在這種借貸關係下,信用交易帳戶有「整戶維持率」必須在一四O%以上的規定,必須嚴守。
如果不足,券商為確保權利不致受損,會向你追繳錢,來補足到一六O%以上。如果你置之不理,直到你的「整戶維持率」低於一二O%時,他們就會把你的股票市價殺出,萬一還不夠賠﹙包含利息﹚,他們還會向你要到足夠為止。
所以,當股市行情暴跌時,投資人最感到恐慌的便是維持率的問題了。但是,當日沖銷就沒這麼麻煩了。融資買進和融券賣出的價款會直接軋掉,只算出差價,由你負責吸收。賺錢,就拿走差價;賠錢,就要付出差價。要是你已辦理過「免交割」手續,甚至可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地坐在家中看盤、結帳。只要營業員把交割單的結果傳真到家即可。
一次當沖所需成本的計算
但是,雖然說一次當日沖銷的買賣過程,是這麼簡單。不過,作為一個當沖交易的「專業人士」,你還是最好把所有的帳目、成本都搞清楚比較好。
首先, 你應該知道的是, 買賣股票的手續費, 均為千分之一點四二五﹙0.001425﹚,賣出股票還要被抽取千分之三﹙0.003﹚的證券交易稅。
融資可以借六成,所以融資金額是股票總價乘以0.6;融資保證金﹙即融資自備款﹚乘以0.4﹙上櫃股票乘以0.5﹚。
融資如果擺很多天,自然有融資的利息開支,但對於當日沖銷的人來說,這一點就可免了。
融券賣出時成交價款乘以0.9﹙現行規定是九成﹚後之金額,即融券保證金。融券如果擺很多天,自然有融券的利息開支,但對於當日沖銷的人來說,這一點雖然也可以免除,不過,卻多了一項融券手續費﹙即借券費﹚,有時還有「標借費」的開支。目前借券費必須乘以0.0008﹙萬分之八﹚。
接著,我們要算出融資買進股票﹙資沖﹚的成本,然後再算出融券賣出股票﹙券沖﹚的金額。再由後者減去前者,即可算出獲利或必須認賠的差價。
舉例來說,假如我們在同一天內,當台積電﹙代號:2330﹚股價是50元時,我們以融資買進方式,先買5張台積電股票;然後,當它股價變成53元時以融券賣出的方式,賣出5張台積電股票。可以賺到多少錢呢?算法如下:
(1)當你融資買進5張「台積電」時:
成交金額是:50元×5000股=250,000元。
買進股票的手續費必需付出:
50元×5000股×0.001425=356.25元﹙小數點不計﹚。
所以,「資沖」時,證券公司應向你收取的款項是:
250,000元+356元=250,356元。
(2)當你融券賣出5張「台積電」時:
成交金額是:53元×5000股=265,000元。
賣出股票的手續費是:
265,000元×0.001425=377.625元﹙小數點不計﹚。
代繳交易稅必需付出:265,000元×0.003=795元。
融券手續費必需付出:265,000元×0.0008=212元。
所以,「券沖」時,你可向證券公司獲得的款項是:
265,000元-377元-795元-212元=263,616元。
(3)完成5張「台積電」當沖交易獲利:
應得帳款-應收帳款=263,616元-250,356元=13,260元。
以上的算法是精算法。但是,對於玩當沖的人來說,所有的決策都要在短時間完成,所以,應有一套簡易的獲利計算方法。
通常當你買50元一張的「台積電」,而打算做中長期或波段投資的基本持股時,它的本錢算法是:
50元×1.006=50.3元當日沖銷交易的本錢計算方法,卻高一點:50元×1.007=50.35元。
這是因為「當日沖銷」多了一些借券的手續費用。如果做波段投資、不急著賣出,本錢自然比較輕了。
換句話說,當你買台積電的本錢是50.3元或50.35元時,就一定要賣到50.5元以上,才能穩賺。
至於這項當沖交易獲得勝利之後,怎麼計算賺了多少錢呢?
每一股的差價﹙ 賣價- 本錢﹚ ×5,000股=﹙53-50.35﹚元×5,000=13,250元。
簡易算法﹙ 1 3 , 2 5 0 元﹚ 與精算﹙13,260元﹚相去不遠可見其方便程度。
買低賣高,是當沖最大的原則
你會計算漲停板、跌停板價位嗎?當沖客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就是數字的變化。怎麼利用當沖交易賺錢呢?無非先融資買低、再融券賣高,或者先融券賣高、再融資買低。所以,低買高賣是當沖交易的最高指導原則。
目前證期會規定的股市漲跌停幅度均為百分之七。
投資人應該要學會自己計算漲停板、跌停板價位,一來表示你夠「專業」;二來你也好在開盤前做好規畫,不必等行情板揭示。三來熟悉各種層級的升降單位,也較容易在計算獲利出場點的掌握與安排。近來,有關單位在「股票漲跌幅度的升降單位」的規畫上,已經分得更細了。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