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於CES宣告品牌命名蘋果化!全面改稱Dell、Dell Pro及Dell Pro MaxMily (2025-01-08 10:10:42)




年度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2025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於7日至10日登場美國拉斯維加斯,除了AI方向球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進行主題演講,Dell也宣布了品牌命名的新策略。旗下的PC產品將一改過往的XPS、Inspiron 與 Latitude等名稱,統稱為「Dell」再分作Dell、Dell Pro和Dell Pro Max系列,走向「蘋果化」的命名策略。記者 / 孟圓琦


年度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2025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於7日至10日登場美國拉斯維加斯,除了AI方向球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進行主題演講,Dell也宣布了品牌命名的新策略。旗下的PC產品將一改過往的XPS、Inspiron 與 Latitude等名稱,統稱為「Dell」再分作Dell、Dell Pro和Dell Pro Max系列,走向「蘋果化」的命名策略。


[caption id="attachment_158705" align="alignnone" width="768"]

Dell在CES 2025上宣告引入三個 PC 類別─Dell、Dell Pro及Dell Pro Max,命名方式和iPhone相似。(圖/Dell官網)[/caption]


為了讓客戶輕鬆找到合適的 AI PC,Dell推出三個產品類別用以分別專注於核心客戶需求,包含:Dell(專為娛樂、學校和工作而設計)、Dell Pro(為專業級生產力而設計)和Dell Pro Max(專為最大性能而設計)。其中Dell也表示,一致的分層方法能讓使用者按特定需求確定所需設備,除了基礎款外,亦有具可擴展效能的 Plus 和提供終極移動性和設計的 Premium。


延伸閱讀:黃仁勳CES亮相全新AI超級電腦 RTX 50系列顯卡成就革命新體驗


在雷同蘋果iPhone的Base、Pro 和 Pro Max命名方式下,對應過往既有的Inspiron、Inspiron Plus 和 XPS,將會改為稱作Dell、Dell Plus、Dell Premium。主要在企業市場的 Latitude與Precision,則改稱為 Dell Pro 和 Dell Pro Max,兩者皆包含 Base、Plus 及 Premium 型號。


[caption id="attachment_158708"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圖為Dell Pro 14 Premium,有 13 吋和 14 吋兩種顯示器尺寸可選擇,是 Pro 產品組合中最薄輕的產品,電池續航力長達 21.2 小時,且採用全新的雙風扇散熱設計,成為Dell有史以來最安靜的商用筆電。(圖/Dell官網)[/caption]


Dell Pro 14 Premium 將會是首款配備串聯 OLED 顯示器的商用筆記型電腦。與傳統 OLED 顯示器相比,它的能源效率提高了24%,重量減輕 49%,同時為編輯簡報或與團隊進行電話會議提供明亮、鮮豔的色彩。Dell Pro Premium 的機殼採用 90% 的再生鎂 ,為使用者提供優雅、輕盈且持久的體驗。


Dell Pro Max PC 將高階效能融入便攜式、輕量且現代的設計中,Dell Pro Max Plus 和 Premium 機型將於今年推出。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Dell於CES宣告品牌命名蘋果化!全面改稱Dell、Dell Pro及Dell Pro Max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104721.10 755.43 0.73%
以太幣ETH 3299.31 -35.50 -1.06%
瑞波幣XRP 3.12 0.00 0.00%
比特幣現金BCH 438.03 0.59 0.14%
萊特幣LTC 123.18 6.67 5.73%
卡達幣ADA 0.976084 -0.01 -1.15%
波場幣TRX 0.256052 0.00 1.26%
恆星幣XLM 0.433865 0.00 0.4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