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乏鐵證的起訴書 檢視柯文哲案司法可議之處 (2024-12-27 15:56:43)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歷經113天羈押,終於在偵結起訴後交保。北檢祭出190頁數十萬字的起訴書,求處重刑28年半。但洋洋灑灑的巨著裡,卻找不到收賄金流等具體證據,倒是不少與案情無涉的行事風格描述。令人狐疑這本歷經四個月羈押、12次提訊,並約談了無數人集結而成的起訴書,是趕年底結案之作?這是台灣在野黨主席遭起訴首例,調查動作之大可以理解,但證據力的薄弱,讓人對台灣民主法治底線捏了把冷汗。



柯文哲身陷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弊案,從檢廉查察之初,程序便充滿爭議。光是羈押庭上兩度遭遇截然不同的裁定,暴露出司法體系內部的分歧與不確定性。偵查過程中,媒體消息與檢方辦案進度幾乎同步,網路上因此有「鏡檢」與「泣檢」之譏,大大斲傷了司法公信力。且檢媒一體絕對不會只是有人長期經營檢調新聞的結果,親綠媒體輪流披露最新消息,豈會是偶然?



司法不公開一旦成為笑話,案件正當性的說服力將大打折扣。但怪就怪在無論輿論怎麼批判都沒能阻止此一情況發生,莫非將此案件從法律問題推向輿論攻防才是真正目的?營造「未審先判的氛圍」,不僅對被告極不公平,更進一步侵蝕了民眾對司法體系的信任。



檢察官在起訴書中引用的證據也引發爭議,起訴書中充斥情緒化的用詞與跟案情無關的資料,如柯文哲的個人照片、與他人之間的對話記錄等。這些內容在法庭上未必能支持其指控,卻足以摧毀柯文哲人設。更重要的是,檢方未能提供具體的金流證據或行賄的具體細節,僅憑模糊的對話與間接線索,能否在法庭上經得起推敲,令人質疑。



偵辦過程中,檢方撒網式的調查方式,將與柯及民眾黨相關的人士一一約談,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除了顯得缺乏執法比例原則,也讓人擔憂是否妨害正常的政黨競爭。超然獨立的司法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如淪為政治打手,對台灣民主價值才是無法承受的極刑。



PTT鄉民諷刺地總結出了許多人都想問的問題:缺乏金流證據的案件是否能夠成立?如果司法機關急於進行政治性起訴,恐怕只會進一步損害台灣的國際形象。民主與法治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價值,但此案卻反映出台灣司法公信力正受到挑戰。看來,柯文哲案不僅是一場對個人清白的司法考驗,更是一場關乎台灣司法體系與民主價值的公共檢驗。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4829.69 -875.28 -0.91%
以太幣ETH 3388.24 57.19 1.72%
瑞波幣XRP 2.19 0.04 1.66%
比特幣現金BCH 446.65 9.55 2.18%
萊特幣LTC 100.43 -1.71 -1.67%
卡達幣ADA 0.883188 0.02 2.72%
波場幣TRX 0.256977 0.00 1.41%
恆星幣XLM 0.352211 0.00 -0.5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