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單厚之/賴清德掀起憲政大戰nownews (2024-06-24 21:20:11)


賴清德今天首度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宣布將對行政院覆議失敗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申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賴清德總統今天首度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宣布將對行政院覆議失敗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申請釋憲及暫時處分。雖然賴清德的釋憲理由是「守護憲政、保護人民」,但同時由府、院、黨、監院提出釋憲,必將掀起憲政機關之間的對立,也失去總統超然的高度,顯然不是聰明的作法。

「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的爭議,橫跨了多個憲政機關間的關係。國情報告定期化、即問即答,是總統與立法間的權力義務,以及國情報告與總質詢是否衝突;立法院的調查權,則與監察院調查權可能發生衝突;藐視國會、聽證制度會改變行政、立法兩院的互動;人事同意權審查的變革,則同時影響行政、司法、監察、考試所有需要經立法院同意的人事。

若真要論,總統府、其他四院以及立法院民進黨團,都有理由提出釋憲,但司法院自己提出釋憲申請再自己釋憲,難免有球員兼裁判的問題。而既然司法院不出頭,存在感更低的考試院,自然也沒有下場的理由。但同時由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民進黨團提出釋憲,也是史無前例的,等於把一府三院都拉進憲政大戰裡。

賴清德並不是第一個聲請釋憲的總統,但卻是第一個跟其他憲政機關打憲法官司的總統。陳水扁第一次申請釋憲是為了大法官缺額,究竟應該舊制由監察院行使同意權或是依《憲法增修條文》送立院行使同意權,只是為了釐清爭議;第二次的為國務機費要提出釋憲,雖是涉己,也無關憲政機關之間的衝突。

《憲法》第44條明訂「總統對於院與院之間的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總統原本應該是院際爭議的協調者,但賴清德卻硬生生把自己變成憲政大戰的當事人,完全失去總統應有或可以有的高度。

雖然事涉多個憲政機關,但其實賴清德大可以只由民進黨團提出釋憲,降低(至少表面上降低)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和立法院之間的緊張關係,但賴清德不僅讓行政、監察兩院參戰,就連自己也跳下來站到第一線。此舉不啻昭告天下,行政院、監察院都聽我的,是我帶領憲政機關圍剿立法院。

賴清德在提出釋憲及暫時處分的同時,也表明在釋憲結果出來之前,不會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並呼籲在野黨不宜貿然採取行動。這意味著即便憲法法庭做出暫時處分的決定,在6個月效期結束之後,賴清德也不會依照自己公布的法律,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報告,將重演當初台南市長任內232天拒絕赴議會的情況。

賴清德掀起的憲政大戰,將由大法官會議做出最後的裁決,但10月就有7名大法官即將卸任,必須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司法院無可避免的也被賴清德拖進戰局中,無論是即將登場的人事同意權或下會期的預算,司法院和立法院的關係都會變得非常的緊張,甚至是對立。

520的就職演說中,賴清德宣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要「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民主台灣、世界之光」、「團結力量大,繼續壯大國家」。結果才短短一個月,賴清德就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憲政大戰、「民主內戰」,完全忘記總統的角色和高度。

賴清德或許沉浸在自己大權在握、一統江湖的成就之中,覺得自己武力爆表、沛然莫之能禦。但看在民眾眼裡,或許只是一個好大喜功、好戰而不顧民生的獨夫而已。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黎榮章/大數據分析為何國會改革覆議案註定失敗


名家論壇》韋安/國會改革 綠藍白都面臨「生死門」危機和轉機


名家論壇》賈程年/端不出新菜的賴清德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