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沈伯洋將災區當秀場 吳昆儒千字文詳述災後作為、嚴正回應惡意中傷潘語綺 (2024-04-28 05:55:36)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0403大地震後,各界忙於災後重建,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近日卻屢針對花蓮發表言論,還指稱藍營有「卡重建三部曲」;對此,花蓮縣府行政暨研考處長吳昆儒今(28)日嚴正回應,「沈伯洋立委,謝謝您對於花蓮的諸多指教,但如果有時間,請您多給予我們協助,而不是一再的企圖用口水淹沒已經是重災區的花蓮,一再的把花蓮做為自己的秀場」。


「對於惡意扭曲與中傷者,我必須鄭重呼籲,請不要把個人的秀場建立在花蓮的災難之上,建立在花蓮鄉親的傷口之上」。吳昆儒對於沈伯洋說法,展現強硬態度回應,並表示任何擔任公務體系人員的夥伴,在地方發生危難的時候,無論是颱風、土石流、豪雨、地震,永遠都是以公務優先。





吳昆儒回憶,4月3日上午7時58分花蓮發生規模7.2地震,隨即在8時04分接到縣長徐榛蔚電話,指示趕赴災防應變中心。他說,從4月3日到今日,第一線的同仁幾乎沒有假日、顧不上家,不眠不休努力到現在;災區的辛苦,只有生活、參與在當地的人,才能深刻知道。


吳昆儒指出,地震發生隔日,行政院長陳建仁即到花蓮視察,宣布先給花蓮3億元。但依主計總處的公文卻說明這只是「先行墊借」,未來將「予以扣回」。他說,這筆錢第一時間需用在搶救、搶修道路、橋樑,以及相關危及公共安全的工作上,對於此次地震造成的損害搶修,遠遠不夠。





吳昆儒強調,感謝行政院於4月18日宣布將有200多億援助,但也請行政院儘速發出核定的公文,截至目前,作為行政部門的一份子,自己也只能從新聞上看到金額,而200億的實際方案是什麼?公文何時能到?不知道!他說,「對於行政機關來說,沒有公文就等同沒有具體的方案,地方機關也就沒有方案可以執行,無從把相關的救助真正的送到災民手中。」


針對政院宣布援助金額超過200億是怎麼來?吳昆儒也解釋,這數字是從災區的各單位盤點,提給行政院再進行彙整;其中,花蓮縣政府的提報也在內,縣府積極向中央反應災民需求及爭取經費,4月25日也獲得行政院善意回應,弱層補強每件從最高450萬提高到1500萬。





吳昆儒也指出,徐榛蔚縣長4月3日那天即指示各局處提出災後重建振興的方案,4月4日更在消防局召開方案討論會議,他清楚記得走出消防局大門已近午夜12點;縣長結束會議後,又跟副縣長、建設處長趕往天王星關心拆除現場。他說,「第一線的實際生活是如此,我想這個時間,沈委員應該已經在舒適的被窩裡面酣眠,或持續在電腦螢幕前做個鍵盤手吧」。


「非常感謝工程會主委吳澤成及團隊,以及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對於0403花蓮地震的復建的重視,實事求是想要解決問題幫助花蓮!」吳昆儒表示深深感謝,但也透露永遠清楚記得,當縣府同仁極力發聲爭取之時,卻也獲得某部會回應「我們沒有錢」,如此讓人灰心氣餒的5個字。


吳昆儒說,當然曉得各單位年度經費預算都是前一年度編定,遇到突發狀況,沒有人會有充足的經費來支應,所以爭取行政院的支持至為重要,只是曾幾何時,「共體時艱」變成一個花蓮人渴求天龍國人理解的成語了。





吳昆儒再次強調,花蓮地震的受創,不應該是沈伯洋的政治舞台秀,沈委員不應該將立法院的事與大地震的創傷重建扯在一起,不要用政治情緒勒索災區的傷痛。他指出,4月4日縣府即公告並進行各項賑災救助金的發放措施,來協助受災家庭度過難關;4月18日更公布拆除、修繕的各種補助方案,拆除最高每棟30萬、修繕每棟最高300萬,反觀中央賑災基金會4月22日才公告遺屬生活補助2方案,但相關拆除、修繕到重建完全沒有,更沒有其他的補救助方案


最後,吳昆儒強調,「懇請沈委員應該善盡監督中央的職責,而不是在這時機發文、開記者會,讓人感覺,僅僅只是在為中央脫責罷了。」他說,此刻各地都在為花蓮伸出援手,再次感謝一切對花蓮的善意與援助,而對於惡意扭曲與中傷者,希望不是只是將花蓮災區當作秀場。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庫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陸開放福建赴馬祖旅遊 許宇甄籲:取消6月赴陸禁團令釋善意


歐洲商會質疑「藐視國會罪」 謝衣鳳:修法會注意接軌國際法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