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近期漲勢驚人,距離 10 萬美元大關可謂近在咫尺。截至出稿前,BTC 價格已達 97,772 美元,近 24 小時內漲幅達到1.45%,最高價觸及 98,100 美元。這一波漲勢帶動了巨大的交易量,同時吸引了更多散戶投資者加入市場。
日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針對加密貨幣稅制展開討論。國民黨立法委員賴士葆對財政部的課稅措施提出質疑,呼籲財政部應主動出擊,完善課稅機制以應對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
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指出,數位發展部已將加密貨幣定義為資產而非貨幣,交易所得需課徵所得稅,至於具體查核方式則需進一步研議,預計三個月內提出相關作法。
「我認為持有加密貨幣若並未進行任何交易,並不應該被課稅,且鄰國日本實施此『未實現收益稅』的政策後,因為箝制新創發展和導致企業出走他國,日本也已於 2023 年起檢討並修改相關制度。 」曾任職於會計師事務所及外資區塊鏈新創公司的黃亞森律師,現任職於日本律師事務所,同時也是 Codeandlaw 網站創辦人。他在接受《幣特財經》採訪時指出,未實現收益課稅是市場與政策制定中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
黃亞森擅長於金融科技、資訊法及 AI 與區塊鏈相關法領域問題,目前居住於日本,經常往返東京及京都兩地,並致力於探索 Metaverse 的世界,朝「Coding Lawyer」之路邁進。他分享了在日本的第一手觀察指出,日本早期採用未實現收益課稅的模式,對加密貨幣市場與新創企業帶來巨大挑戰,主要表現在:
他進一步表示,因應上述問題,日本自2023年起開始檢討討論調整相關稅制,修改對未實現收益的強制課稅的標準,於符合特定條件時於實際交易發生時才課稅,這一改變為產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加密貨幣定義模糊,影響稅務規範與執行
黃亞森認為,加密貨幣在台灣的法律與稅務規範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名稱與法律定位的模糊性。因此他建議:
借鑒國際經驗,制定台灣適用的加密稅制
黃亞森指出,台灣目前在稅務政策制定上仍有很大的靈活空間,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借鑑國際成功經驗。他特別提到瑞士與新加坡的模式值得參考:
1.瑞士模式:針對不同性質的加密貨幣,有不同的稅收認定模式。再者,個人投資者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加密貨幣交易的利潤免徵資本利得稅,僅在企業交易所得中進行課稅。
2.新加坡模式:新加坡的加密貨幣所得稅政策根據代幣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區分,採用高度靈活的稅務政策,對資本利得稅規範也較為友善,吸引大量Web3相關企業與人才聚集,形成產業聚落效應。
3.日本的改革經驗:日本早期因過於嚴苛的稅務政策導致產業發展受限,但在2023年後的政策調整,為市場注入了更多的彈性與活力。
企業的加密貨幣投資所得需要課稅嗎?
針對企業的加密貨幣投資所得是否應課稅,黃亞森表示,稅務政策應基於加密貨幣的性質進行分類處理。他認為,企業以加密貨幣進行支付或接受加密貨幣作為收入時,需區分幣種的屬性以進行精準的稅務處理。
黃亞森強調,台灣目前對加密貨幣尚未有明確論調,這為借鑒國際經驗並發展出合理加密稅制提供了寶貴的空間,得以制定出最符合產業需求的合理模式。然而,法律與概念的模糊性也使得 Web3 產業在使用專業服務或金融服務時,面臨風險排拒效應,並增加個人在稅務上的不確定性。台灣應抓住這一機遇,以清晰、靈活的稅制打造對產業友善的政策環境。
【本文作者張詠晴/幣特財經】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