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川普對等關稅 中國商品輸美前後門都被關上中央社台北7日電 (2025-04-07 18:46:08)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不但使中國今年來累計被加徵54%關稅,在東南亞國家也被課徵高額對等關稅下,不僅關閉了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前門,也重重關上了供繞道的後門。

但報導也提到,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川普(Donald Trump)對越南、柬埔寨等中國商品轉口國徵收的對等關稅過高,可能會促使企業重新考慮返回中國。

這篇由紐時北京分社社長柏凱斯(Keith Bradsher)撰發的報導提到,自川普7年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來,許多中企投入數十億美元在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建廠,這些工廠一直從中國進口零部件,將它們組裝為成品後銷往美國。

然而,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已在不久前對墨西哥徵收了額外關稅,美東時間4月2日更對中國在東南亞的「夥伴國家」,徵收最高達49%(柬埔寨)的對等關稅。

此外,川普還宣布5月2日起對原本免稅、價值不到800美元(新台幣約2.65萬元)的中國小額包裹開徵關稅,這將導致美國消費者透過Shein和Temu等中國網購平台訂購商品的費用上升。

報導指出,川普在第1任期內,已對許多中國進口商品徵收了最高25%的關稅。第2任期又在這一基礎上,再對直接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了54%關稅,加上對東南亞國家徵收的高額對等關稅及開徵小額包裹關稅,是試圖切斷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商店貨架和家庭的一系列替代途徑。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新加坡辦事處中國主管王丹(譯音)直指,這是針對性地封堵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這樣一來,無論直接進口還是透過第三國進口,來自中國的商品進口成本將永久性提高。

但有商界和分析人士表示,川普對越南、柬埔寨等中國商品轉口國徵收的對等關稅過高,可能會促使企業重新考慮返回中國。雖然東南亞國家的工資低於中國,但當地勞動力成本往往會被鋼鐵、塑膠、電子元件等高得多的成本抵消。加上東南亞國家的港口及機場擁擠,道路品質不佳,都可能導致發貨延誤和品質問題。

報導指出,相形之下,墨西哥成為中國商品「後門國家」中的例外,川普2日沒有對墨西哥宣布徵收對等關稅。但不久前,川普曾對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關稅,隨後又對商品的多數零組件在北美製造者取消關稅,這使得中國零組件比例較高的產品被徵收了25%關稅。

墨西哥已與約50國簽訂自貿協定,但未包括中國。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一直在與墨西哥談判,討論墨西哥是否向未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提高關稅。一旦執行,便可阻止中國商品從墨西哥轉口進入美國,並使墨西哥的經濟與美國聯繫得更緊密。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3886.72 -827.93 -0.87%
以太幣ETH 1805.41 18.88 1.06%
瑞波幣XRP 2.18 0.00 -0.14%
比特幣現金BCH 352.02 -21.31 -5.71%
萊特幣LTC 86.03 -0.30 -0.35%
卡達幣ADA 0.694933 -0.02 -2.69%
波場幣TRX 0.249806 0.01 3.23%
恆星幣XLM 0.281773 0.00 -0.6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