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遭施壓 分析:賣不賣港口對中方均非好事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2日電 (2025-04-02 18:42:18)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向美資財團出售港口事件擾攘了一個月。分析指出,中方施壓已使商界認為是在干預市場,若交易最終達成,會使中方失去戰略性港口;若中方找其他企業代為購入港口,則是用商業行為達到政治目的。

長和集團3月4日公布與美資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轉讓其持有或營運、分布於全球23個國家共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路,震驚市場。

當時中國「兩會」正召開,直到3月13日起,親中的香港大公報不斷發表文章及評論,批評長和賣港口是「不顧國家利益」,又指中國當局可以用反壟斷法及國家安全法來審查交易。當中多篇文章獲中聯辦及港澳辦轉載。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也表示,將依法審查交易。

過去一個月長和沒有公開回應事件,外界關注這筆世紀交易會如何發展。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目前事件可視為各方的策略戰及輿論戰,媒體多次披露消息,這些消息的來源或可反映各方的操作。

他說,例如外媒此前報導,長和與買家計劃按原先預期,於4月2日或之前就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簽署協議。但根據長和3月初的公告,長和與買方有145天的獨家磋商期,即整項交易可以直至7月才完成,4月2日並非最後期限。突然強調4月2日這日子,是否有人希望中方出手買下港口,值得深思。

劉銳紹表示,迄今中國官方只引述大公報的文章,而非用官方名義撰文,相信是想留有餘地。

劉銳紹表示,這次事件中方的應對方法「不夠嫻熟」,民間及商界認為中方干預市場,恐怕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他表示,美國施壓下長和必須賣港口,若賣給美資為首的財團會開罪中方,中方會失去戰略性港口。在此情況下,不排除長和希望中方購入港口,而中方可以找其他企業代為購入港口,這則顯示用中方用商業行為達到政治目的。

他表示,事件最後可能有戲劇性結局,而這次事件一定會影響美中關係,但不是關鍵性,因為就算沒有賣港口事件,美中也仍在競爭。
最近 10 檔查詢個股  (看全部)
編輯
股票 成交價 漲跌 漲跌幅 成交張
友達國票47購01 0.52 +0.07 +15.56% 10
台特化 208.00 -1.00 -0.48% 963
華立中信44購01 -- -- -- --
中砂群益45購04 -- -- -- --
寬魚國際 39.50 -0.15 -0.38% 99
『最近查詢個股』以暫存檔案紀錄,無法永久保存,登入PChome會員保存『最近查詢個股』。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3206.06 105.81 0.13%
以太幣ETH 1798.13 -17.48 -0.96%
瑞波幣XRP 2.13 0.07 3.28%
比特幣現金BCH 301.31 0.80 0.27%
萊特幣LTC 82.21 -1.12 -1.34%
卡達幣ADA 0.653628 0.00 0.55%
波場幣TRX 0.237607 0.00 -0.05%
恆星幣XLM 0.250693 -0.01 -3.8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