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大贏家?川普關稅席捲汽車產業 國產化供應鏈成避風港 (2025-03-28 10:25:24)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路透》報導,全球汽車業者即將面臨美國總統川普新一輪25%進口車關稅,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卻意外成為逆勢受惠的企業之一;因為儘管汽車業普遍預期此舉將提高車輛售價、壓縮利潤,Tesla卻因高度在地化的生產與供應鏈配置而被市場視為指定倖存者。

根據Bernstein最新報告,Tesla在美銷售車款中約有61%零組件來自美國,22%來自墨西哥,7%來自加拿大,僅3%來自中國。與之相比,Toyota在美銷售車輛中約有55%為進口,通用汽車(GM)進口比率則為48%,使得Tesla在這場貿易戰中獲得有利條件。

TD Cowen分析指出,Tesla可望成為本輪汽車關稅政策中的「相對受益者」,尤其Model Y主打中型跨界市場,約有一半競品車款恐遭課徵關稅,Tesla則因生產完全在美國本土,具備價格與毛利雙重優勢。

不過,Tesla也並非毫髮無傷,近期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坦言:「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零件價格將會受影響,成本壓力不可小覷」。根據資料顯示,Tesla目前仍自中國寧德時代(CATL)、韓國與日本等地進口電池與車用零組件。觀察個股走勢變化,相較於GM當日重挫7.4%、Ford下跌近4%、Stellantis跌1.3%,Tesla股價反而上漲0.4%,反映市場對其供應鏈配置的高度信心。

另一方面,馬斯克與川普之間的密切互動持續引發外界關注。外媒報導指出,馬斯克擔任川普政府「政府效率部門」主管,負責削減聯邦支出,成為其主要政策顧問之一。此舉雖可能對Tesla在美國本土品牌形象有所提升,但也可能在海外市場引發反效果。

目前,Tesla在歐洲與加拿大面臨政治風向轉變與電動車補貼縮減的雙重壓力。英國與歐盟逐步取消或限縮購車補貼,加拿大則暫停Tesla購車回饋方案,使其在當地的競爭力下降。自去年12月以來,Tesla股價已大跌逾40%,背後不僅是政策因素,還包括旗下車款創新節奏趨緩、新興電動車品牌競爭白熱化,以及馬斯克本人的公眾形象爭議所致。

根據Visible Alpha調查,市場平均預期Tesla即將公布的第一季交車量年增僅3%,成長動能明顯放緩;即使在美關稅保護下,若缺乏產品力與品牌正向形象支撐,Tesla未來恐難高枕無憂。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79581.62 -4,263.08 -5.08%
以太幣ETH 1621.20 -194.15 -10.69%
瑞波幣XRP 2.00 -0.13 -6.06%
比特幣現金BCH 275.24 -26.02 -8.64%
萊特幣LTC 72.67 -11.75 -13.92%
卡達幣ADA 0.588951 -0.07 -10.82%
波場幣TRX 0.233624 -0.01 -2.24%
恆星幣XLM 0.240186 -0.02 -7.43%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