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信用卡刷破3700億 中國信託奪回刷卡王 (2024-06-24 06:07:46)


在母親節購物及聚餐需求的加持下,帶動今(2024)年5月信用卡簽帳金額刷破3,700億元,不僅是10個月以來的次高水準,更寫下歷年同月最強紀錄。市場龍頭爭霸戰漫天烽火,中國信託再次奪回「刷卡王」寶座,但拱手將「發卡王」讓給星展銀行。

母親節檔期簽帳攀高 中國信託重返刷卡王
根據各發卡機構公告資料,國內31家5月刷卡量合計3,723億元,為去(2023)年7月至今第2高金額,僅次於今年1月的3,852億元。比起4月增加131億元,成長3.64%;相較去年同月上升216億元,年升6.15%。前5月累計簽帳額逼近1.8兆元,高達1兆7,795億元,年增幅達13.17%,持續朝4兆大關邁進。

5月向來是上半年最主要的消費檔期,零售通路、餐飲業強力促銷母親節優惠,加上出國熱浪高漲,推升信用卡簽帳金額衝高。由個別銀行表現來看,中國信託刷卡量站上600億大關,來到612億元(市占率16.44%),發揮卡量及不同卡片的多元性優勢,重返「刷卡王」。

國泰世華孤掌難敵 玉山台新400億激戰
國泰世華「高光時刻」一閃而過,僅靠CUBE卡撐場,以598億元(市占率16.07%)敗居第二名。第三名的台北富邦(508億元、市占率13.58%),儘管有Costco聯名卡、momo聯名卡及富邦J卡等強力支援,但要追上前兩強還須加把勁!第四名玉山銀行(459億元、市占率12.32%)、第五名台新銀行(416億元、市占率11.18%)則在400億元區間纏鬥。

累計1~5月中國信託以2,941億元穩居冠軍,超前國泰世華的2,830億元有111億元之多。且依據歷年紀錄分析,6月報稅刷卡入帳一向是中國信託的強項,意味中國信託可望順利摘下上半年「刷卡王」榮銜。

有效卡衰衝擊動卡率 星展換新卡登發卡王
進一步統計發卡狀況,5月流通卡量超過5,900萬張至5902萬張,月增7.3萬張,再創歷史里程碑;有效卡數下滑到3,805萬張,比4月減少5.6萬張,主要是星展銀行進行最後一波換卡程序,有效卡出現逾11萬張的衰減,以致整體有效卡數降至64.47%。動卡率超過7成的4家銀行,依序為華南銀行78.30%)、台北富邦(76.00%)、台新銀行(71.49%)及遠東銀行(70.64%)。

至於5月新發卡量為96萬4,011張,單月上揚37萬7,863張;單月停卡數則有89萬4,414張,較4月高出31萬6,276張,使得5月淨發卡量僅6萬9,597張。原因來自星展銀行啟動饗樂生活卡PChome、HAPPY GO及喜憨兒等4張聯名卡換發作業,促使星展銀行5月發出44萬9,440張衝上「發卡王」,不過停卡數也有49萬1,091張之多,造成淨發卡量為負的4萬1,651張。

北富銀等開分店給力 7月新卡上市值得期待
中國信託當月新卡86,774張,被擠下王位落處第二名;玉山銀行以熊本熊卡U bear卡Pi拍錢包卡家樂福聯名卡等主力,5月發出82,386張,晉升至第三位;第四名及第五名由Costco前後任發卡行捉對廝殺,國泰世華(66,093張)小贏,台北富邦(61,565張)還須靠Costco新設分店來擴大發卡成效。

即將進入下半年賽事,多家銀行規畫發行新卡搶客,光是7月就有3~4張信用卡上市,而目前熱銷卡片已進行權益調整,像是國泰世華CUBE卡、台新銀行雙狗卡、台北富邦J卡、聯邦吉鶴卡...等,預料將掀起信用卡市場巨浪。

2024年5月信用卡新發卡TOP 10,如下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