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百花齊放 史上最多CEO現場較勁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日電 (2024-06-01 10:21:45)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登場,今年聚焦AI議題,輝達、超微等晶片大廠高層將齊聚台灣,演講主題圍繞在人工智慧(AI),各家廠商將在展場爭相展現與供應鏈夥伴的合作成果,彼此較勁意味濃厚。AI應用則已從雲端擴及車用、家電和安防等,呈現百花齊放的榮景。

今年台北電腦展聚焦AI,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搶先於6月2日在台大體育館主題演講,為電腦展活動拉開序幕;而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則在6月3日進行開幕主題演講。

隨後,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高通(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艾蒙(Cristiano Amon)、伺服器廠美超微電腦(Supermicro)創辦人暨執行長梁見後、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恩智浦(NXP)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芮吉(Lars Reger)及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等人也將應邀主題演講。

安謀(Arm)執行長哈斯(Rene Haas)將出席聯名活動並發表演說。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今年電腦展共有9名AI產業領袖擔任主題演講主講人,是開展有史以來最多CEO的一屆。

黃仁勳今年在COMPUTEX前,搶先於5月26日與妻子Lori Huang搭機抵達台灣,較6月2日在台大體育館主題演講時間早了1週,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也預先為今年電腦展炒熱話題。

黃仁勳動向備受矚目,他不僅照例與多年好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和張淑芬夫婦餐敘,還現身夜市、餐廳,享用台灣美食。他受訪時強調,「台灣已經處於AI的中心」,利用這個絕佳機會對台灣非常重要。世界上所有使用AI的電腦,很大部分受惠於台灣的貢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除了AI電腦外,AI應用已擴及AI手機、汽車、家電、穿戴裝置和安防等領域,呈現百花齊放的熱況。台積電囊括全球高達9成的AI先進製程市占率,明顯感受到AI強勁需求,預估今年AI加速器需求將激增2.5倍,並看好AI新時代將充滿黃金契機。

輝達於今年3月舉辦的GTC大會中,已搶先發表採用台積電4奈米製程打造的Blackwell架構AI晶片B100和B200,還有吸睛的人形機器人。輝達產品應用也擴及製造、醫療、研究等領域。

輝達這次在電腦展將攜手包括宏碁、華碩、技嘉、鴻佰科技、英業達、微星、和碩、雲達、美超微、緯創、緯穎等合作夥伴,展示合作的新產品。

另一晶片大廠超微近年積極搶攻AI晶片市場,計劃分食輝達獨霸的市場大餅。蘇姿丰應邀來台,將以「高效能運算邁向AI時代」為題為COMPUTEX電腦展開幕主題演講,分享AMD如何攜手策略技術合作夥伴在資料中心、邊緣及終端使用者設備,突破AI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極限。

超微將展示與合作夥伴的AI和運算新方案,蘇姿丰也將現身技嘉等合作夥伴的攤位站台,與黃仁勳一別苗頭的意味濃厚。

晶片大廠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也將在電腦展主題演講,展示AI如何在資料中心、雲端、電腦,以及全球的網路和邊緣應用中開啟新的可能,並揭露英特爾資料中心和客戶端運算新方案,將AI融入到開放式生態系當中,實現AI無所不在。

觀察目前各家廠商布局,大多廣泛投入雲端至邊緣應用,除在產品性能較勁,提升運算能力,能源效率也不斷改善,並追求更高的機架密度,協助數據中心在電力、空間受限情況下,實現更高的工作負載吞吐量。

國內IC設計大廠聯發科是智慧手機晶片龍頭,並具備WiFi無線網路和多媒體技術,主攻AI智慧手機和邊緣AI市場;至於車用智慧座艙領域,則採取與輝達合作策略。

美超微(Supermicro)今年將展示其模組化構建式方案,支援各種外形尺寸、處理器、記憶體、網路等技術,有助於企業創造客製化系統,因應各類型的運算用途。此外,AI運算帶來的散熱解決方案也是市場關注議題,液冷技術可降低能源消耗與資料中心總體擁有成本,也將是今年COMPUTEX展示重點。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