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盛讚王惠美「破袋檢查」政策 彭啓明:彰化縣民每人每天垃圾少一半潘語綺 (2025-03-26 14:32:3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6)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針對全國裸露垃圾堆置量高達74.5萬噸,垃圾山遍布全台,引發民怨,行政院於年初拍板3年12億元,協助地方政府掩埋覆土、篩分打包。對此,彭啓明表示,目前已設置監控平台,追蹤各縣市裸露垃圾處理進度,每周更新一次供全民監督;他也強調,「目標明年底前解決各縣市垃圾山」。


雖然各地方政府對環境部的決心表示肯定,卻也對完整清除垃圾山感到悲觀,且各縣市焚化爐量能不均,卻缺乏中央跨縣市協調的機制,呼籲環境部仍需盤點和檢討。


彭啓明表示,他今日正好遇到一位里長向他抱怨,住在裸露垃圾山旁邊,不僅整日臭氣薰天,蚊子、蒼蠅還特別多,「根本不讓人活」。他則表示,明年底他一定邀請這位里長,在垃圾山處理完之後來現場做見證。


「垃圾源頭減量是關鍵!」彭啓明指出,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台灣每人每一天製造約1點多公斤的垃圾,但是他特別讚美敬佩彰化縣長王惠美,因為她與環保局長特別教育清潔隊員,嚴格執行垃圾分類。


「垃圾破袋檢查,你有沒有分類?沒有分類,我不收!」彭啓明說,每個人常犯的毛病,就是只會罵別人,可是自己都不做;但是王惠美在自己的縣市,將一個人一天的垃圾減量至0.476公斤,「這在個人垃圾量數據是大幅度降低,焚燒的垃圾量也減少非常多,讓焚化爐負擔減輕」。


「財劃法通過後,我最擔心的是環保,因為垃圾處理是地方的事務。」彭啓明不諱言表示,有的縣市首長很認真做垃圾減量、垃圾分類,但有的首長只要清潔隊員不要惹麻煩、引爆民怨即可,因此垃圾處理是地方的難題。


彭啓明強調,垃圾問題是全民的問題,一定也必須要處理,從源頭減量到資源分類,但垃圾最後的去處,「台灣現階段還是需要焚化爐」。他舉例表示,自己就曾去過南投2次勘查垃圾山狀況,因為南投沒有設置焚化爐,出問題時旁邊也沒有縣市可以幫忙,即使現在要蓋焚化爐了,也必須做好地方溝通,困難點在於「還無法讓大家很滿意」。


彭啓明進一步表示,他的目標是明年底沒有裸露的垃圾山,但是各縣市產出的垃圾量及焚化爐數量多寡,條件依然不平等,現在最急迫的,則是得將掩埋的垃圾量盡快處理掉。


而針對歷時7年審查的四接環評案,上月底歷經7個多小時,最終在反四接團體「違法環評、撤銷結論」的口號聲中通過,現場更爆發衝突「椅子滿天飛」。對此,彭啟明則表示,對於首次出現丟椅子的行為感到遺憾,且事後修理所有毀損的公物費用,高達10幾萬。


「毀損公物我不會容忍,會按照規矩處置,也會保護守規矩的人。」彭啟明指出,全台灣的環評是很特殊的,全世界更沒有任何一個環評單位像台灣承受巨大壓力,他強調,「我會固守裁判的單位,案子過了被批評環評不公正,我會努力把環評制度建立起來」。


彭啟明也曝光環評內幕,當時環境部所有四周圍附近的地方都反對方被租下來,準備要大肆抗議,而現場因為爆發嚴重衝突,還導致4名警員嚴重受傷。


「當天採用網路徵求意見,達到100多則,比現場多,且現況上一個人10分鐘也講不完,很多還是重複性的發言。」彭啟明難忍批評表示,正方已準備200多頁的資料,但是大家都不看,只在意自己有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為什麼不先花點時間,把人家回答你問題的答覆先看完呢?」他痛批癱瘓議會。


彭啟明表示,環團很多意見是環評也認可的,有表達意見的,環評委員也有全部聽進去,但是一切要依規定法治來走,而不是「你聽我的才算」。


「我必須說,我在與各個部會互動當中,我有我的堅持,我本來就是公僕,不是我讓他(環評)過,我就是他(經濟部)小弟。」彭啟明重申,大家不要整天說小弟不小弟的,「我用我服務精神做事,我才能做保護環境的大哥」。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吹哨者再爆新料四接環評有土污 彭啓明指環境部次長已組小組查明、政風介入


卓榮泰及行政團隊缺席總質詢 李慧芝:韓國瑜同意離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3075.07 -1,585.84 -1.68%
以太幣ETH 1772.39 -49.79 -2.73%
瑞波幣XRP 2.24 0.05 2.13%
比特幣現金BCH 344.22 -11.74 -3.30%
萊特幣LTC 84.64 -2.47 -2.83%
卡達幣ADA 0.695568 -0.01 -1.69%
波場幣TRX 0.243996 -0.01 -3.16%
恆星幣XLM 0.281130 -0.01 -3.3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