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皋採菊集》從僑光科大用人事件 看大學教育體系的墮落優傳媒新聞網 (2024-10-29 06:17:16)



多年前,僑光科大董事長陳伯濤曾提及,要提升僑光在中部科大的地位,趕超朝陽科大。如今看其內部人事腐化情況、不顧大學的學術責任任用國中畢業人士擔任系主任、又似有教育部高層介入意圖掠奪學校權位或校產,由小看大,眼見台灣整個大學教育體系的快速腐爛,台灣需要重手大力改革的,又何止司法而已?(圖/取自網路)

作者/劉東皋

年輕就讀淡江大學時,總會遇到幾位好老師,告訴我們,除了吸收知識,大學教育是為了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及至服完兵役、入了社會,發現自己所學不足,便在工作與家庭責任之外,另求升學深造之途。縱使背景、資源有所不足,還是修完博士、取得學位。

雖然,所考取的博士班,並非是自己所願的大學,但卻是慕名師而往。考取彰化大葉大學的前一年,曾遠至南投報考暨南大學博士班,無奈僅得備四,無緣前往就讀。本想先安心工作兩年後再報考博士班,卻因有媒體友人通知,大葉聘來管理教育名師謝安田博士擔任副校長兼管理學院院長,兼負責管理博士班的帶領,因而臨時起意再度報考。

考取後,謝師上課時便明訂,上課缺席三次不到,不論是任何事情、不論有無請假,他的必修課程必定當掉。謝安田教授一心想將他自己在哈佛受博士教育時的嚴格規範與要求,引進大葉大學管理博士班;並寄盼在提升大葉管理博士班學生的研究素質與能力後,能夠進而提升大葉管院的學術地位。

謝安田曾有意提升大葉管院學術地位

在我畢業離校後,聽聞某位前民進黨籍縣長考取大葉管理學院博士班,就因謝師的博一必修課「研究方法」課程規定極嚴,且對政治人物概不講關係人情,這名縣長可能因公務繁忙而不敢修課。後來該名縣長也轉而報考他校博士班。

只可惜,謝師的用心和努力,擋不住台灣的大學教育日漸腐敗和墮落。他的某些理念和作法,在大葉大學老老闆葉松根過世後,也與第二代接班人難以契合。最終只能退居客座教學。

對於謝師的堅持與作法,曾經在大葉管院博士班兼課講授行銷研究專題的前中興大學行銷系主任方世榮,即在為我們這些以行銷為主修課程的博士生上課時說,一間大學要提升學術能力,並不能僅依靠一、二位名師,還是必須考慮各項綜合條件。

我們這些修方老師課的學生,自然明白他所言之意。不論從資源基礎、組織文化、願景共識等方面,一間大學要逐漸發展成具有優秀、乃至卓越的學術能力與學術地位,自然無法僅依靠一、二位名師的撐持。謝師並非不清楚這些要件,只是,他在人生最後十餘年投入大葉大學的管博教育,終還是懷抱著對大學教育的堅持吧。

謝師在上課時的一些名言警句,至今我仍然銘記於心。如:

「(早年)台大的學生比老師們的平均素質優秀,因為很多老師根本不懂國際學術研究的規範,反而是學生自己努力學習、漸與國際學術接軌。」

「老師自己沒有研究能力、不曾投上SSCI學術期刊,卻要求學生畢業前要投上SSCI,並掛名首位,這是壓榨學生、且違反學術倫理。」

「不論是綜合大學、或技術(科技)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專任教師都要有研究能力。綜合大學至少一年產出一篇;一般科技大學至少也要三年一篇。因為大學是產出知識的地方,生產知識是大學存在的責任,而不是只在教技術或灌輸知識。創建理論就是創造知識。」

投入研究並投稿SSCI 理論須和國際接軌

「即使研究成果一時不能刊上一流的學術期刊,但透過學術研究,一位教師才能不斷接觸國際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在上課時才能有新的東西教給學生。一般教科書中的內容,都只是成熟而落伍的知識。」

「(社會科學研究)投稿學術期刊之所以選擇國際認可的SSCI,是因學者的研究內容與成果必須接受國際知名的同儕(包括reviewer及editor)之審查,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貢獻才會刊載。一些假學術之名而行歛財的期刊,絕對不要去投;投了之後而被刊出,反而會在國際學術界遭到恥笑。」

「理論必須具有普遍性」,有些學者號稱在台灣創建了一套有名的策略理論,卻從來沒有被國際學術認可的期刊評審並刊登過,就表示那套所謂的「理論」根本沒有接受過國際學術界的檢驗和認同。

例如,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總不能還有人在台灣看到蘋果掉到地上,就說他發現了一個「台灣土地引力」的理論。一個台灣學者關在台灣閉門造車,自以為是的土法練鋼,卻又不敢拿到國際學術期刊接受評審檢驗,當然不會成為國際上受肯定或知名的理論。這是為什麼創建新的理論知識必須投稿S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學殿堂不是只有知識灌輸 還要產出知識

接受謝師教育的那幾年,正好看到某些知名大學的教授投稿於聯合報民意論壇,自以為是的說,一個老師能夠教好學生、教學受學生肯定,就是好教授、好老師。看到這些出自「名校教授」的言論,才知台灣的大學教育界原來已是如此的「不堪」了。

如果一個受國家社會供養的大學教授只知教書、不知自己還有透過研究以「創建知識」的學術責任,則我們今天在大學所讀的書、所接受的所有知識,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所有的知識、理論,不就是過去的學者、思想家所創建的嗎?難道台灣的大學教授們只會拾人牙慧、永遠當一個只會傳遞別人(他國)落伍知識的教書匠嗎?這樣的大學教授如果充斥於台灣大學教育界,又如何教學生「獨立思考」?

回頭看僑光科大的問題。依據鏡周刊日前報導,僑光科大任用了只有國中畢業、廚師出身、校方董事長的「家族外戚」擔任系主任;這名系主任的妻子是董事長太太的表妹。且這位廚師的妻子在沒有證照之下,以餐飲經營的資歷還在學校升任助理教授;夫妻二人形同在校內大享特權。

僑光科大的近親繁殖情形,或許其他私大也存在類似情形,但將系主任「名器」授予一位只有國中畢業、而無學術研究能力的人擔任,卻令人匪夷所思。

僑光系主任「名器」的授予 有辱大學學術責任

一名大學的系主任不但要負責系內各項行政管理業務,還兼有代表學校與其他各大學、乃至在國際間進行系所交流的任務,並在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時,代表校方或系方與各方學者互動聯繫。僑光科大任由一位不曾受過博士、乃至碩士研究訓練的廚師專業工作者擔任系主任,這在學術殿堂中,不是一種自甘墮落的表現嗎?

雖然,就校方的說明,任用該名王姓系主任及其太太擔任助理教授的的過程完全合乎法規,但記得,約在七、八年前,曾專訪過僑光董事長陳伯濤,他曾自豪,在廣設大學之前,僑光是僅次於台中商專的中部重要私立大專。廣設大學後,各私立大專紛紛升格成為科技大學,那時中部的私立科大中,以新設的朝陽科大最受肯定,陳伯濤尚期許僑光,在未來幾年內,僑光要趕上朝陽科大。

只如今,就這最近幾年光景,看到僑光科大辦學日漸遭受詬病,學生素質也因少子化等因素而逐年退步,陳伯濤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但大學的學術專業卻如此的被糟蹋,又如何能超越朝陽呢?

如果,陳伯濤重用該名廚師出身的王姓人士擔任專業廚藝教席,授予各種榮譽頭銜以示尊重,都是無可厚非的事。但要用他擔任具有學術任務的系主任,卻讓人看到僑光不堪的一面。朝陽科大創辦人為長億集團楊天生,即使如他本是從建築開發業界出身,都還不至於(或不敢)用一個只有國中畢業的業界人士到學校各技職科系擔任系主任。若楊天生真如此作為,朝陽又如何在技職教育與研究上,獲得中部學子和家長的肯定呢?

校內人事問題重重 教育部高層也覬覦校產及權位?

僑光科大前校長楊敏華受訪時指出,僑光一直以來都是「董事長制」,校長並無主要人事權。但就他的了解,校方任用這名餐飲專業人士在法規上並沒有問題。不過,他懷疑整起事件與他五年前遭同一家周刊爆料造成他校長下台事件恐如出一轍;除了校內人事爭權奪位之外,甚至牽涉教育部內高層人士有意搞垮僑光、覬覦僑光龐大校產及權位。

他表示,五年前他遭周刊爆料指稱其兒子楊正在僑光大學部僅一年半就畢業、碩士班一年即畢業,誣指他利用特權讓兒子快速畢業。事實上,他兒子回台就讀僑光前,早就在美國當地大學讀了六個學期,依學制而言已是大三;回台後本來也已申請至逢甲大學會計系就讀,是因僑光董事長陳伯濤希望僑光能夠招生有自美回台的「外籍生」到僑光就讀,他才商請兒子楊正改申請到僑光就讀大學部。

「楊正已在美國大學讀到六個學期,長年居住美國,英文等同他的半母語,他依法令規定辦理各項學分抵減,也順利通過碩士提前畢業的門檻與口試」,卻因被以黑函爆料, 導致學校承受教育部內龐大惡黑壓力,楊正因此被撤銷學士與碩士學位,楊敏華也因陳伯濤告訴他「頂不住教育部壓力」而自校長任期內自動辭職黯然下台。

楊敏華受到的污蔑還包括「與中共統戰部官員在星巴克咖啡店見面」、「論文涉及自我抄襲」等,但實際上都是莫須有的罪名,卻因該爆料事件,其子楊正深受傷害,在台灣被浪費磨滅三年青春光陰,雖然回美國繼續完成會計碩士學位,但不再與其父親有所聯繫。楊敏華也因此事件而「家毀人散」,導致身心受創,心肌受損,對台灣教育公務體系心灰意冷。

楊敏華透露,僑光校內隱然形成「世新幫」,其中有人與教育部高層具有「閨密」關係,有些教師學歷曾涉及造假被揪出後仍在校內任職領取高薪;有涉及論文作假者還在校內擔內高階主管。校外傳聞眾所皆知陳伯濤耳根子太軟、易受逢迎小人包圍,可謂也非事出無因。

楊敏華在校長任內就深感有人陰謀野心要拉他下台,而不論是他任內被人爆料的內容,或是最近的爆料事件,如果沒有校內人士配合教育部高層掌握的校方資料,又如何有這些內部人事資料?這些資料怕有教育部高層授意丟出,再假手「媒體」製造僑光負面效應,其目的恐已從人事傾軋上升到搞垮僑光了。

若依楊敏華所分析的內容,不僅僑光內部已漸遭腐蝕,連教育部內也有所謂高層想介入僑光校務、乃至校產的掠奪。

如今,想起陳伯濤多年的那席話,再想到指導教授謝安田老師在校時的博士班教學內容,再看看許多大學內部的敗壞、教育部覬覦私校財產的腐化、以及台灣的大學整體老師與學生平均素質的低落,思及這樣一個腐朽的結構,台灣需要下重手改革的,何止是司法?大學教育從根到頭的腐爛,恐怕也是要打掉重栽了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劉東皋,祖籍山東齊東縣,台灣高雄人,淡江大學統計系畢、朝陽科大企管研究所碩士、大葉大學管理研究所管理博士。曾任經濟日報、台灣日報、新新聞周刊、台灣醒報,並陸續在中部數家私立大學兼課。2014年創辦自媒體中報雜誌至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表面現象的背後實相,記錄當代台灣社會的思想所在。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8406.70 4,072.06 4.32%
以太幣ETH 3323.30 251.24 8.18%
瑞波幣XRP 1.32 0.22 19.75%
比特幣現金BCH 490.05 49.72 11.29%
萊特幣LTC 90.10 6.73 8.07%
卡達幣ADA 0.849090 0.05 6.09%
波場幣TRX 0.198518 0.00 1.86%
恆星幣XLM 0.279375 0.03 12.87%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