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聲請釋憲!賴清德親上火線: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改革 (2024-06-24 10:57:00)



(菱傳媒/台北報導)立法院上周五(21日)否決行政院提出國會改革覆護案,民進黨政府著手進入釋憲戰,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也發表任內首次敞廳談話。賴總統表示,今天除了會依法公布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但基於守護憲政秩序和保護人權,同時也將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賴總統強調,他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此外,他指出,在釋憲結果出爐之前,不會前往立法院國情報告,也呼籲朝野都應該要接受釋憲結果。



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案,上周五遭藍白立委聯手否決後,包括統府、行政院、監察院及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都擬聲請釋憲。



總統賴清德今日也為此發表任內首次敞廳談話。他說,對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和《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案,已依據《憲法》規定完成簽署,今天將對外公布法案。



不過,雖然依法公布法案,賴總統也指出,立法院這次修法,除了在審議程序,引起社會高度疑慮,相關規定更對《憲法》造成危害風險。他說:「我要向全體國人報告,確保自由民主的憲政制度、保護人民的權利,是總統的責任和使命,自由民主的憲政制度,核心精神就是『權力分立』和『監督制衡』,以及『保障人權』」。



「我們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賴總統強調,權力分立應本於《憲法》獨立運作、互相尊重;監督制衡也應合乎責任政治設計,「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改革國會的方式更應該合法、合憲。」。



此外,賴總統指出,尤其立法院的調查權,不能侵害司法權和監察權,更不能侵害人民的「隱私權」、「營業秘密」等基本權利。基於上述理由,他宣布,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



至於,攸關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爭議,賴總統指出,原有的《憲法》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都已經有相關機制,他之前也說過,只要在合憲、合法的安排下,願意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但這次立法院修法,將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義務化」、「即問即答化」,試圖改變《憲法》責任政治的設計,進而產生擴張憲法賦予立委權力的疑慮。



「身為總統,我不會將個人意向,凌駕在憲政秩序上,更不會將個人利益,優先於國家利益。」賴清德指出,他曾經是醫生,深知任何診斷必須謹慎面對,治病如此,治國也是一樣的道理。他說,未經審慎評估、討論的法律或制度移植,也可能對國家的憲政運作、人民的權利保障,造成不良後果,因此必須更加嚴肅以對。



賴清德說,每一條法律,都會對國家、社會、還有下一代,造成深遠的影響。總統是自由民主憲政的守護者,這次修法有違憲疑慮,混淆憲法關於權力分立及監督制衡的規定,「身為總統,我責無旁貸,必須善盡職責,採取行動」。



「今天我做出聲請釋憲的決定,是要透過憲法法庭的裁判,確認這次修法的合憲性和正當性。」賴總統說,這是向國家負責,向歷史負責,也才不辜負全民所託。



最後面對媒體發問,釋憲結果出來之前,「如果在野黨要求您去國情報告,你會怎麼因應?總統賴清德表示,既然這次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有違憲之虞,也已經提出釋憲,「我們應該要等到釋憲結果之後再做決定。」



至於,媒體詢問,藍營質疑大法官都是由民進黨提名,做出的釋憲結果,一定有利民進黨,賴總統則表示,大法官是由總統提名,但必須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經過嚴謹的憲政程序,因此,他呼籲朝野都應該要接受釋憲結果,「這樣才有辦法彌平憲政的爭議 讓國家可以繼續前進。」



更多新聞:



決戰全代會!「焦糖哥哥」未繳黨費停權中 英系換代打保住北市評議委員會召集人



賴清德24日首次敞廳談話 說明國會職權修法釋憲理由



藍委籲大法官別當「看門狗」 柯建銘批惡質:已備妥釋憲聲請書送案


菱傳媒原始網址:總統府聲請釋憲!賴清德親上火線: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改革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