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近1年引爆買氣 5行庫新青安房貸占逾4成自立晚報 (2024-06-25 18:26:04)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根據永慶房屋2024第3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認為房價看漲比例增加8個百分點至60%,6成消費者看漲房價,創近9季以來新高,看跌降至9%,連6季下降。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台灣景氣也亮出黃紅燈,加上台股持續刷新歷史新高,消費信心穩定回升,同時在通膨仍無顯著下降的情況下,讓消費者更加深房價上漲預期,消費者看漲房價比例較上季又持續增加。

消費者對於2024年第3季國內經濟表現的看法為何?調查結果顯示,54%消費者認為國內經濟景氣與第2季持平,有27%消費者看好第3季景氣,顯示消費者對經濟景氣看法漸趨「審慎樂觀」。

本次調查也針對消費者想購屋的地區做房價看法的調查,消費者認為想購屋的地區房價過去1年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呢?陳賜傑說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全台79%消費者認為過去1年房價已上漲超過5%,消費者普遍對於房價上漲的感受深刻。若觀察7大都會區對過去1年想購屋區域的房價看法,新竹縣市、高雄認為房價上漲10%以上占比逾4成,對房價上漲感受最強烈。



消費者認為何時是最佳購屋時機呢?陳賜傑指出,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發現50%消費者認為未來1年會是購屋好時機,顯示在經濟逐步復甦、通膨仍高的狀況下,加上新青安優惠貸款拉抬買氣,房價易漲難跌,讓消費者普遍認為未來1年即是進場購屋的最佳時機。

屋主的售屋意願也有持續上升的情況,陳賜傑補充,根據調查結果顯示,52%消費者認為未來半年是最佳售屋時機,並創下近9季以來新高,顯示屋主著眼於目前市場買氣正旺,房價要再像過去一樣飆漲的機會不大,加上政府對於房市管制的措施仍會滾動式檢討調整,未來房市走向仍有變數的情況下,認為未來半年就是最佳售屋時機。

「新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優惠貸款上路已達10個月,政策目的希望讓青年買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從提高貸款額度、利息補貼加碼、延長貸款年限及寬限期四個面向著手,減輕民眾購屋負擔。根據調查結果,53%消費者表達會因新青安優惠貸款上路而加快購屋決定,顯示這項政策對於有購屋意願的首購族群而言,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分析指出,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顯示,自2020Q1至2024Q2的4年多來全台房價上揚趨勢明顯,細看至7都的房價指數,除台北和新北漲幅較低,分別為34.0%和40.6%之外,其他桃園、新竹縣市、台中、台南和高雄的房價指數,在4年多來都有50%以上的漲幅。其中,漲勢最為明顯的是新竹縣市,指數增幅高達94.9%,將近1倍。

葉凌棋指出,以5大行庫新增房貸來觀察,新青安房貸金額占整體房貸比重從2023年8月的19.1%一路攀升,至今年5月占比已達40.6%,是新青安上路以來新高。此外,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新青安自去年8月上路至今年5月累計撥貸5萬7980件、撥貸金額達4281.3億元,排除2月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撥貸件數與金額幾乎呈現逐月走高態勢。2023年8月撥貸件數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占比僅9.8%,占比逐月提升,預估2024年5月占比約23.7%,締造新高紀錄。

永慶房仲總經理葉凌棋(圖)表示,觀察7都委售與成交年增率發現,2023Q1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衝擊,讓房市交易降溫,尤其預售市場首當其衝,在定調「不溯及既往」後,2023Q2市場買氣回溫,而平均地權條例於7/1上路,讓2023Q3預售交易短暫回檔,成屋市場表現則相對穩健,加以新青安8月上路實施,自2023Q4起引爆7都成屋與預售買氣,7都房市交易均呈現擴量成長走勢。

葉凌棋說明,全球經濟景氣穩定復甦,市場資金氾濫,加上通膨預期強烈,及新青安促動購屋買氣,積極進場,房市交易熱絡,2024年整體房市「量增」格局確立。

葉凌棋指出,觀察上半年表現判斷,若下半年經濟局勢穩定且沒有房市政策推出的狀況下,預估2024年房市交易量約34.8至36.0萬棟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至17%,有望挑戰近11年新高紀錄。(自立電子報2024/6/25)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