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總是在悲觀中崛起,在絕望中誕生,而悲觀與絕望的投資氛圍,不正是創造好股票“好價格”的契機,不正是創造懂得掌握危機入市的投資人,一個未來優異獲利的保證嗎?
如果,今天股票市場是像民主政治一樣,是一個「多數人決定」的運作機制,民意的起伏,當然會影響市場的高低,然而,事實卻不然,因為股票市場不但本質上不是「多數決」的機制,在大部份的時候,反而更像是「少數人決定」的市場機制,換言之,市場中多數人的看法是如何?一點都不重要,真的,一點都不重要,甚至有些時候,多數人的看法,還可以視為「反指標」,作為逆向思考的參考依據。
觀察過去一年台股行情,確實有給許多投資人看不到未來的擔憂,而這種看不到未來的擔憂,在經濟學中,稱之為「系統性風險」,日本311大地震、美債與歐債風暴,都曾造成台股在短時間內重挫超過1,000點以上,然而,預期系統風險的可能突然降臨,會是支持「賣出」所有股票最大的理由嗎?
慶龍其實是持反對的看法,因為如果當大家都認為會有系統性風險,都認為台股會下跌到7000點、6000點,真正發生的機率就不高,因為真正的風險,是來自於「出其不意」的意外災難,在意料中的風險,就稱不上是風險。
當然,不可否認,也有可能出現大家所預期的系統性風險,真的降臨,好吧!那就假設全球的景氣,開始陷入所謂的二次衰退,對市場又會產生什麼樣子的影響?
整體而言,影響的層面會有二:(1)實際需求下降,與(2)金融市場的本益比向下調整。
當景氣不好時,消費者會習慣先以縮衣節食的方式來因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例如降低旅遊的次數、延長換車的時間、或者延後3C電子產品更換的需求等等,整體買氣的下降,則會直接壓抑相關廠商的業績表現;除此之外,當全球投資人開始「規避風險」時,金融市場自然會對一些本益比太高的公司,進行下修的調整。
因此,慶龍認為一般投資人真正要關心的,是如何用「好的價格」買進「好的公司」,因為只要能夠堅守此一原則,即使台股陷入風風雨雨的震盪,依然都能夠創造出合理的報酬與利潤。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網址:sie.com.tw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