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壽(2823)與中國建設銀行所合資成立的建信人壽,在經過數年的磨合期之後,並搭配遍布中國大陸17個省份,102家分支機構與6000家銀行通路的優勢下,近2年業績已出現突飛猛進的成長,總保費收入從2011年時的15.15億人民幣,提升到2014年的178.57億元,以及2015年前9月累積的328.28億元;公司獲利則從2011年時的0.33億元,躍升到2014年的1.72億元,與2015年前9月累積的3.5億元。
至於建信人壽在中國大陸的總資產,也從2011年時的54.82億元,提升到2014年的405.87億元,以及2015年前9月累積的632億元。
建信人壽近幾年的保費收入呈現跳躍式的成長,除了拜「通路」所賜之外,中國本身保險產業的成長趨勢,則是另一個主要支持的力量。
近幾年中國大陸保險產業成長快速的原因有三:
(1)中國社會福利不足,在人口老化與民眾財富增加之際,有更多的民眾願意買一個保險。
(2)政府的官方政策,是朝向扶植保險業的方向進行,期望能填補社會福利的缺口,降低社會問題。
(3)官方限制保險公司成立,主動控制「供給」與「需求」的秩序。
不過,縱使中國保險產業近幾年成長非常快速,但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的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保費佔GDP的比重仍然只有3%,不僅遠低於台灣的14%,相較於日本的11%與美國的7%,也屬較低的水準;再者,由於中國本土的保險業者,在享有寡占的競爭優勢下,保單的設計福利不及香港的保險業者,因此也造成近幾年陸客不僅到香港搶購名牌包包、奶粉,更出現「排隊買保單」的特殊現象。
根據香港保監處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陸客赴香港買保單的成長趨勢非常明顯,不僅新承作的保費收入,一路從2010年時的44億元港幣,成長到2012年的99億港幣,2013年的149億、與2014年的244億,2015年預估將突破300億元,陸客佔全港保單的比率,也從2010年時的7.5%,一路上升到這兩年21%以上的水準,此外,平均每張保單約落在15萬港幣,主要保單種類集中在「終身人壽」與「重大疾病保險」兩大類上。
陸客赴香港搶購保單,其實只是中國保險產業長線成長商機下的冰山一角,反應中國社會褔利不足,與民眾財富已增長下的結構內容,然而,可惜的是,台灣保險業者雖然擁有豐富的台灣經驗,但能受惠到對岸產業成長商機的業者,卻是屈指可數,而中壽(2823)是少數真正受惠,且能跟產業一起成長的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網址:sie.com.tw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