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wan是2009年韓國媒體所發明的一個新名詞,一方面代表China+Taiwan的縮寫,另一方面則暗喻一旦中國市場與台灣技術能夠整合在一起,勢必將對韓國廠商產生極大的競爭壓力。
2009年韓國對Chiwan威脅的擔憂,主要是集中在光電面板產業,畢竟當時台灣有群創(3491)、友達(2409)等技術領先的面板廠,而中國空有龐大的內需,但本身卻欠缺「足以成氣候」的面板廠,因此一旦中國選擇與台灣進行產業甚至股權上的合作,勢必將衝擊到其他國家面板廠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可惜的是,台灣面板廠受制法規的限制,不但錯失Chiwan的合作契機,在中國政府決定大力扶植自己的面板廠之後,台灣面板廠商甚至面臨到被邊緣化的危機,不僅反應在放無薪假的員工數不斷攀升,以產業龍頭群創的股價為例,2010年股價最高還來到57.5元,如今卻剩不到10元,如此兩極化的發展,確實讓慶龍感到不勝唏噓與可惜。
看到台灣的面板產業從2010年時的盛極一時,到如今的生死存亡,關鍵其實就在於當中國政府決定啟動「產業進口替代」的政策以前,台灣廠商未能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搭配中國本土廠商還未成氣候的條件,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最有利,不會被取代的競爭位置。
走筆至此,相信會有投資朋友提出一個疑問:台灣廠商不跟中國合作,難道就沒有出路嗎?筆者的回答是,除非這家企業的營運布局,完全不在乎中國的內需市場,否則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與其競爭,不如合作。
會有上述的結論,與慶龍去年獨家專訪醫療保健股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楊武男時,觀察到中國政府的一道行政命令,不僅足以完全改變產業的結構,更會嚴重衝擊相關廠商的營運發展;相關的分析內容,可延伸以下的內文:
就產業競爭而言,大江(8436)的龍頭地位無庸置疑,因為目前不僅已是台灣最大的機能性飲品、保養品代工廠,每年消耗膠原蛋白的數量,甚至高達台灣從國外進口總數的3/4,然而,回顧2013年以來的股價,卻一路從最高時的144.5元,下跌到2014年最低時的66.9元,腰斬超過一半的同時,一方面反應本益比的下修,另一方面也透露近幾年的營運,似乎有遇到麻煩事。
進一步追蹤個股麻煩事的根源,則是來自於中國政府在2014年年初時的一道行政命令:禁止從國外進口「膠囊」與「錠劑」產品;其目的就是為了要強迫全球所有與食品保健、醫療美容有關的廠商,一定要到中國大陸當地設廠。
然而,由於大江(1)中國佔營收比重高達33%,與(2)銷往中國的產品,依舊是在台灣生產製造,因此這道中國政府突如其來地禁令,確實對2014年的大江,在營運上產生重大的衝擊,並且拖累股價從「百元俱樂部」的成員,快速摔落到2014年年底時僅剩70元的價格。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