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首次立院國防業務報告 推建構無人化及AI不對稱戰力 (2024-06-04 15:57:00)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國防部長顧立雄6日即將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中進行首度「業務報告」,對於當前的重要國防施政計畫,顧立雄列舉「掌握敵情威脅」、「漢光演習」、「實戰化訓練」、「一年期義務役」、「提升作戰韌性」、「全民防衛動員」、「加強後備戰力」、「建構不對稱戰力」、「台美軍事合作」、「推動國防自主」及「照顧官生活」等11項重要國防施政計畫進行報告。



在建構不對稱戰力方面,報告中指出,國軍針對中共「快速奪取台灣,避免外力介入」之企圖,以「精準、機動、致命、分散、可存活性及具成本效益」之不對稱建軍目標進行兵力整建。在國防自主部分,籌建陸射劍二新型野戰防空系統、高效能艦艇、潛艦原型艦、各型無人機、雄昇及萬劍飛彈等裝備;在對美軍購部分,則籌購愛國者三型增程防空飛彈、海馬士精準火力打擊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F16V(BLK70)新式戰機及空對面、對空、對海之遠距精準武器,另參照俄烏戰爭、以哈衝突所獲啟示,導入「無人化及人工智慧(AI)」,俾持續強化防衛作戰韌性。



報告中並進一步指出,為建立可恃防衛武力,國防部透過國防自主及對美軍購等方式,籌建聯合作戰所需武器裝備,113年度軍事投資預算獲賦1,255億元 (較112年增加285億元,成長29.4%),其中持續案計編列1077億元,持續推動機艦國造等重大計畫;另新增案編列178億元,置重點於建構無人載具與強化分散式指管系統及防護能量,厚實國軍整體防衛作戰能力。



在「提升作戰韌性」方面,報告中指出,國軍持恆建構自主保修能量、提升戰備存量、多重指管備援及強化戰傷救護等作為,以保持戰力完整,支持防衛作戰需求。為即時掌握全軍部隊後勤現況、裝備妥善及維保進度,持續強化用兵後勤資訊系統,執行「建立後勤支援區、前支點及補給點管制」等功能研改及建構裝備維保跨軍種交修支援機制,可有效提升後勤支援效率。



報告進一步指出,為強化戰鬥持續力,已完成糧秣、油料及彈藥等補給品戰備存量調整,可滿足戰時所需;同時持續編列預算,採購F-16等4型機戰時全妥善所需零附件,確保國軍整體戰力。另整合作戰區內所有建置輸具,結合各部隊戰術位置,執行補給品前推屯儲等整備作業,以降低戰損及縮短整補時效;並藉由漢光演習針對民物力徵購(用)、軍需工業加速產製等戰耗補充方式實施驗證,俾戰時維持防衛作戰韌性。



報告表示,指管通情系統為戰時敵首要摧毀目標,為支援聯戰指管機制持恆運作,國軍持續提升指管通資韌性、精進雷達性能、研製通資電反制裝備,亦積極統整民間通信資源與衛星能量,並運用國軍行動指管系統,建立多重指管備援手段。有關戰時降低人員傷亡方面,參考美軍戰傷救護發展,在戰傷救護訓練方面,年度規劃實施214班約1萬餘人次訓練,讓第一線作戰官兵具備敵火下自救互救能力。



在「推動國防自主」議題方面,報告中強調,國防部積極扎根國防自主,整合國科會「國防科技學研中心」資源,結合國內產、學、研界科研能量,推展國防先進科技研究及武器系統研製,期能帶動國防產業供應鏈發展,擴大產業規模,強化國防自主能量。



而在「照顧官生活」方面,業務報告坦承近期國軍發生數起自殺、自傷事件,令人遺憾及不捨。照顧官兵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國軍責無旁貸,為降低再發生相同憾事的風險,部隊應積極提供醫療、諮商及輔導資源,建立心理健康之正確觀念,鼓勵官兵在生活上遇到任何問題時,能夠向同袍、長官或專業醫療人士求助,避免心理健康遭汙名化。



報告指出,考量金錢或債務壓力,為官兵受不當影響之高風險因子,國防部持續引介金融機構,提供「國軍輔導理財專案貸款」,協助官兵財務規劃及緊急紓困需求,並透由巡迴宣教服務,以強化官兵財務管理及防範詐騙知能,建立正確「理財理債」觀念。



更多新聞:



綠白破冰?吳思瑤喊成功匯聚共識 黃珊珊冷回:委員會討論很正常



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彭光理退休 首位幕僚蕭舜文接掌



卓榮泰宴請民進黨立委!打詐4法列國會最優先 盼本會期三讀


菱傳媒原始網址:顧立雄首次立院國防業務報告 推建構無人化及AI不對稱戰力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