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hrome瀏覽器隱私升級?「數位指紋追蹤」悄悄回歸李佩璇 (2025-02-21 11:37:58)




Google推出的「全球提示」機制,表面上給用戶選擇權,但業界憂心,Google可能藉由Chrome用戶帳戶進行更大規模的數據蒐集,進一步壟斷廣告市場。編譯/Cynthia


Google近期宣布,Chrome瀏覽器將逐步淘汰傳統的追蹤Cookie,改用新的機制來提升用戶的隱私保護。這並非Google第一次因隱私問題引發爭議,2024年有報導指出Google在「私密瀏覽模式」下仍持續蒐集用戶數據,讓外界質疑其隱私承諾。現在,雖然Chrome將推出「全球提示」(Global Prompt)功能,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接受追蹤,但Google也在2025年2月16日悄悄恢復「數位指紋追蹤」,並將適用範圍擴大至智慧電視、遊戲主機等裝置。這項改變引發不少隱私專家的擔憂,認為Google可能只是換個方式繼續掌握用戶數據。


[caption id="attachment_165277"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Google Chrome的隱私政策調整看似給用戶更多選擇,但數位指紋追蹤的回歸,讓外界擔憂Google是否仍將廣告利益擺在優先位置。(示意圖/123RF)[/caption]


數位指紋追蹤恐成新風險?


Google推出的「全球提示」機制,表面上給用戶選擇權,但業界憂心,Google可能藉由Chrome用戶帳戶進行更大規模的數據蒐集,進一步壟斷廣告市場。這項變革已引起監管機構關注,未來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早在2019年明確禁止數位指紋追蹤,認為這項技術會威脅用戶隱私,如今卻重新啟用,並將範圍擴大至智慧電視、遊戲主機等裝置,讓數據蒐集更加全面。Mozilla隱私專家Martin Thomson指出「這種追蹤方式幾乎無法被用戶阻擋,Google正在讓廣告商獲得更強的數據挖掘能力。」


更多新聞:Google Chrome隱私保護大變革?終結Cookie卻開啟新追蹤機制


隱私權與商業利益如何平衡?


根據vpnMentor最新報告,全球數據經濟規模已達3,900億美元(新台幣約12.78兆元),預計到2032年將成長至6,720億美元(新台幣約22.02兆元),顯示市場對個人數據的需求依然強勁。AI技術的進步提升數據蒐集與分析的效率,使數據商業價值大幅提高。這也引發隱私權與企業獲利模式之間的矛盾。Google表示,新的技術能在廣告效益與隱私保護間取得平衡,但英國與法國監管機構則要求企業提供更透明的隱私設定,讓用戶能簡單拒絕指紋追蹤。隨著監管機構加強審查,Google是否會調整隱私政策,仍有待後續觀察。


隱私與廣告利益之爭


Google Chrome的隱私政策調整看似給用戶更多選擇,但數位指紋追蹤的回歸,讓外界擔憂Google是否仍將廣告利益擺在優先位置。隨著監管機構持續施壓,Google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開放更多隱私管理選項,讓用戶真正掌控自己的數據,仍是關注焦點。此外,數據商業化與個人隱私權的衝突不斷加劇,如何在科技發展與用戶權益之間找到平衡,已成為全球數位隱私政策面臨的重大挑戰。



資料來源:Forbe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Google Chrome瀏覽器隱私升級?「數位指紋追蹤」悄悄回歸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93735.01 8,563.47 10.05%
以太幣ETH 1760.96 173.50 10.93%
瑞波幣XRP 2.23 0.15 7.37%
比特幣現金BCH 362.95 27.01 8.04%
萊特幣LTC 83.70 5.95 7.65%
卡達幣ADA 0.682434 0.06 10.11%
波場幣TRX 0.248352 0.00 1.86%
恆星幣XLM 0.266210 0.02 9.29%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