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之路仍長 電動車與氫能車共舞李佩璇 (2024-05-30 15:53:34)




電動車與氫能車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相輔助的科技。電動車適合短程輕型行駛,氫能車則在長途重型運輸上有優勢。將兩者結合發展,可建立高效、環保的交通系統,降低環境負擔,滿足不同需求,成為綠色交通未來的關鍵。


編譯/Cynthia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提高,交通運輸已成為降低碳排放的關鍵領域。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顯示,交通運輸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2022年,運輸排放增加2.1%達到79.8億公噸,若非低碳車輛快速普及,增幅將更為驚人。其中電動車的銷量超過1,000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4%以上,以上如為傳統的柴油或汽油車,全球排放將增加1,300萬公噸。






電動車與氫能車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相輔助的科技。電動車適合短程輕型行駛,氫能車則在長途重型運輸上有優勢。圖 / 123RF



美國交通排放續增




在美國,交通運輸排放占溫室氣體排放的29%,全球排放的22%。每年美國交通工具排放18.5億公噸二氧化碳。為實現全經濟範圍內的減排目標,低碳技術的採用成為重點項目,拜登政府積極推動能源政策和激勵措施,促進乘用車、輕型車和重型貨車轉向電動化。




更多新聞:20240519─保時捷放棄電動車跑向氫能|【AI主播報新聞】




電動車的優勢與缺點




電動車(BEVs)利用充電電池儲存電力,不需使用汽油或柴油,從而減少排氣。但它們對電網的依賴帶來挑戰,特別是在電力供應接近容量極限的地區,且鋰電池的製造對環境造成影響,例如原料開採帶來的環境破壞和高排放的製造過程,另外在寒冷氣候下電池性能下降,增加了電時間和續航里程的不確定性。




在貨車領域,電動車面臨額外挑戰。電池的重量和長時間充電等問題對經濟效益造成影響。重型貨車需要較大的電池以支撐長途運輸,但這會減少可載貨物的重量,增加運輸次數並降低運營效率。即使高效充電設施能縮短充電時間,仍會導致運營中斷,影響生產力和成本效益。




氫能車的潛力與挑戰




氫能車(FCEVs)利用氫氣產生電力,具有快速加氫和長續航里程的優勢,特別適合長途運輸和重型應用。氫氣可以通過多種可再生能源生產,且運輸不依賴電網。這使得氫能車成為高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尤其在寒冷氣候中,氫能車的性能優於電動車,對某些地區的應用更為重要。




氫能車的普及速度相對較緩,主要是因為氫氣的生產、儲存和分配成本高,且加氫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隨著政府激勵措施增加和技術進步,這些障礙有望逐步減少。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的實現將降低氫能車的成本,推動其更廣泛的應用。




電動和氫能車共構未來




電動車與氫能車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互相輔助的科技。電動車適合短程輕型行駛,氫能車則在長途重型運輸上有優勢。將兩者結合發展,可建立高效、環保的交通系統,降低環境負擔,滿足不同需求,成為綠色交通未來的關鍵。




資料來源:POWER Magazine



這篇文章 減排之路仍長 電動車與氫能車共舞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