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發布「金融業運用 AI 指引」!用最快速度看懂 1 總則及 6 大章節Knowing新聞 (2024-06-20 17:50:00)



(示意圖/圖片由AI生成)


繼去年 10 月下旬公布了「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擬定了適合台灣金融業的 6 項核心原則及 8 項配套政策之後,台灣金管會為因應 AI 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快速發展、風險問題及監理挑戰,於今日發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指引」,希望作為金融機構導入、使用及管理 AI 的參考。


*詳細報導請見:金管會正式公告金融業運用 AI 之核心原則!6大修正重點帶你一次看清


金融業運用 AI 指引共分為1總則及6大章節,帶你用最快速度看懂相關細節:


1 總則


「金融業運用 AI 指引」開宗明義先闡述了AI系統相關的基本定義、生命周期、風險評估考量因素,以及以風險為基礎落實核心原則的方式,並說明了第三方業者的監督管理措施。



  • AI系統定義:指透過大量資料學習,利用機器學習等算法進行模擬人類學習和反應的系統。生成式AI則是能生成模擬人類智慧創造內容的系統。

  • AI系統生命周期:包括系統規劃及設計、資料蒐集及輸入、模型建立及驗證、系統佈署及監控四個階段。

  • 風險評估考量因素:包括是否直接提供客戶服務、使用個人資料的程度、AI自主決策程度、系統的複雜性、影響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程度及廣度、救濟選項的完整程度。

  • 以風險為基礎落實核心原則: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決定採用的風險控管措施及程度。

  • 第三方業者之監督管理:包括1. 評估第三方業者的知識、專業及經驗;2. 簽訂書面契約;3. 確保資料保護;4. 釐清責任分配;5. 留存執行受託辦理事項之書面或數位作業紀錄;6. 符合各業別相關委外規範等。


  • 6 大章節


    第一章 建立治理及問責機制



    • 針對其使用的AI系統,金融機構應承擔內部和外部的責任。內部責任包括指定高階主管負責AI監督管理,建立內部治理架構;外部責任則涉及對消費者和社會的責任,包括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和資訊安全。

    • 金融機構除須確保人員對 AI 有足夠之知識及能力外,應建立全面且有效的AI風險管理機制,並整合至現行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流程中,並定期進行評估及測試。


    第二章 重視公平性及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 金融機構在使用AI系統的過程中,應儘可能避免演算法偏見所造成的不公平現象。

    • AI系統應符合以人為本和人類可控的原則,尊重法治和民主價值觀。

    • 生成式AI產出的資訊,仍需由金融機構人員進行風險管理,以確保資訊的客觀性和專業性。


    第三章 保護隱私及客戶權益



    • 金融機構應充分尊重和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妥善管理及運用客戶資料。

    • 在使用AI系統提供金融服務時,應尊重客戶選擇的權利,並提醒是否有替代方案。

    • 資料治理應貫穿AI系統的生命週期,確保資料蒐集的合法性和準確性。


    第四章 確保系統穩健性與安全性



    • 金融機構在運用AI系統時,必須確保其系統的穩健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對消費者或金融體系造成損害。

    • 若使用第三方業者開發或營運AI系統,應對第三方業者進行適當的風險管理和監督。


    第五章 落實透明性與可解釋性



    • 金融機構在運用AI系統時,應確保其運作的透明性和可解釋性。

    • 使用AI系統與消費者直接互動時,應適當揭露相關資訊,以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和理解。


    第六章 促進永續發展



    • 金融機構在運用AI系統時,應確保其發展策略和執行方式與永續發展原則相結合,包括減少經濟、社會等不平等現象,保護自然環境,促進包容性成長和社會福祉。

    • 在AI系統的運用過程中,應對一般員工提供適當的教育和培訓,促進其適應AI帶來的變革,並盡可能維護其工作權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