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良:台灣觸控IC業者何時熬出頭 ( 先探投資週刊 林哲良‧文)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興起掀起觸控面板熱潮,進而帶動觸控IC產業蓬勃發展。根據IC Insights的資料顯示,二○一二年全球觸控IC的產值可達三千億美元左右,由於手持裝置相關產品對觸控IC的需求持續成長、滲透率持續拉升,所以,儘管觸控IC價格下滑的趨勢不變,但觸控IC產值應可持續增長。

單就手機產品來看,二○一二年全球手機預估出貨量可能逼近一五億支,樂觀看待,當中有四成以上的手機可能具備觸控功能。二○一四年,全球手機預估出貨量可能進一步成長至一八億支,屆時可能有將近一半的手機都具備觸控功能。純就手機的出貨量來看,年平均成長幅度就將近九~一○%。


台灣業者現轉機

深入分析,因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仍由Apple(蘋果)、Samsung(三星)等國際資訊大廠所主導,而上述業者又較偏好自行開發或採用國外觸控IC業者Atmel、Synaptics及Cypress的解決方案,因此台灣觸控IC業者,在過去幾年產業大幅成長的過程中,受益程度並不大,僅有禾瑞亞在PC產品觸控應用部分較有斬獲。

檯面上的觸控技術形形色色,而大致上可區分為電阻式、電容式、超音波及光學式四種。由於Apple將電容式觸控大量使用於iPhone、iPad,引起Samsung、HTC競爭對手起而效尤,因此在短時間之內,迅速躍升為市場主流,預期至二○一五年,投射式電容技術將囊括八○%的觸控模組市場。

台灣IC設計業者投入觸控IC相關產品研發者眾多,除禾瑞亞、義隆電之外,包括矽統、聯陽、聯詠、奕力、矽創、迅杰、偉詮電、原相等均有投入,其中除原相之外,多數業者在投射式電容觸控IC領域均有所著墨。


智慧手機是觀察重點

據了解,智慧型手機廠商宏達電因為與Apple之間的侵權問題,曾有意更換觸控IC供應商,很顯然,就國際品牌客戶的角度思考,專利仍是其考量、評估供應商資格,相當重要的一個選項。

日前,義隆電與蘋果達成和解,和解的條件雖眾說紛紜,但有一件事是相當確定的,就是雙方的部分專利將交互授權;換句話說,義隆電觸控IC相關產品侵權的疑慮較低,未來打入國際手機品牌客戶的機率也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義隆電去年底從Avago手中購買光學指向導航(OFN)、環境光感測(ALS)及近接感測(PS)等光學感測專利組合,凸顯其強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產品布局的決心。近期股價連番飆漲,業界盛傳,義隆電已順利打進某國際智慧型手機廠商的供應鏈。


義隆、奕力等有機會

除此之外,生產低價智慧型手機的廠商(特別是中國手機業者),向來也較不把專利問題納為挑選供應商的關鍵考量。因此,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是台灣觸控IC業者最有機會著墨的地方,包括奕力及矽創等,都有勝出的機會。

中小型面板驅動IC業者奕力係從山寨手機起家,在中國白牌手機驅動IC市場擁有過半的市占率,供貨彈性大輔以低價搶單,是奕力之所以能縱橫中國白牌手機市場的主因。因為如此,Amazon推出第一款低價平板電腦時,觸控IC主要供應商就是奕力。

換句話說,若中國手機業者能主導整個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發展,在業務端擁有優勢的奕力,很有機會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奕力驅動IC產品的毛利率約一三~一五%之間,而觸控IC產品毛利率則高於此,顯示觸控IC產品出貨量的提升對獲利鞤助不小。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661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搜尋蘋果概念下的漏網之魚
◎焦點議題:鋼價回春?二巨頭看法分歧
◎房市春秋:房市自住客精挑細選好時機
◎國際趨勢:歐元區二次衰退幾成定局
◎匯市一周:利空不跌 市場情緒偏多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AI手機出擊( 2024-01-11 先探投資週刊)
AI內閣與五大信賴產業( 2024-04-18 先探投資週刊)
00939+00940 台股最夯密碼( 2024-03-14 先探投資週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5808.82 4,256.03 6.91%
以太幣ETH 3007.19 126.03 4.37%
瑞波幣XRP 0.518847 0.02 3.79%
比特幣現金BCH 457.48 28.69 6.69%
萊特幣LTC 82.42 3.69 4.69%
卡達幣ADA 0.460309 0.03 7.53%
波場幣TRX 0.124700 0.00 -0.55%
恆星幣XLM 0.107325 0.01 5.3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