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買台股 還有320億元額度 ( 理財周刊 文.林雅惠 攝影.汪志宏)

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原本是AIG與潤成投資的財務顧問,沒想到合併案成功,杜英宗也因為受賞識而接下「新南山」副董事長一職,能言善道的他,在記者會上成為焦點。

由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所主導的潤成投資,終於順利入主南山人壽,「現在,我們是真正的純本土壽險公司了。」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說。彷若重生後的新公司,南山人壽這一波廣告意象全以「起跑」為重點,「我們就是要告訴大家,為了保戶,我們願意低頭,用謙卑的心,重新起跑。」杜英宗強調。

不只招牌換了,南山人壽的人事高層也有新氣象,在周一(8月22日)的記者會上,一級主管全部亮相,除了董事長郭文德及首席業務主管徐水俊為老南山人之外,其他包括總經理陳潤權、投資長楊智淵、財務長許妙靜、多元行銷長董季華等都是金融業界的高手。
資產1.7兆元

這些人願意為南山效力,都得歸功於尹衍樑的慧眼識英雄。「我長期都在國外,早就想退休了,原本只是想幫忙南山跟潤成的合作案,我又與尹先生(尹衍樑)和杜先生(杜英宗)很熟,就這樣幫著幫著,又回頭接下南山人壽董事長,一切都是緣分。」郭文德說。

最具話題的便是杜英宗,他在花旗環球財務顧問公司擔任董事長,10年的時間,促成不少大型併購案,包括宏碁併捷威、雅虎和奇摩整併、西門子和明基併購案、台新金控入股彰銀、富邦金買下ING安泰人壽、潤成收購南山人壽等等,也因此被封上「併購教父」。

這回,他從居中牽線的媒人,變成親家之一,也就是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接下管理1.7兆元資產的重責大任,外界都好奇,為什麼他要這麼做?「久違了,這半年來因為身分敏感,所以任何媒體找我,我都不能說。」杜英宗在記者會一開始即吐露併購這些日子以來的壓力,「我一輩子做過許多併購案,最大的有幾十億美元,但因為年紀愈大,愈覺得壽險是保護生命的事業,反而更有成就感。」杜英宗強調。


7月虧轉盈
杜英宗更喊出三大願景:「成為保戶心中第1名的保險公司、建立全方位的投資團隊、成為員工與求職者的首選公司。」目標為:「3年內重回前三大保險公司、5年內成為第1大保險公司。」杜英宗解釋,現在前兩大壽險公司為國泰與富邦人壽,他希望第一階段至少能夠跟國泰、富邦人壽並駕齊驅,最後的目標就是超越它們。

「我是財務銀行出身的,但你看我在訂定目標與願景上,完全沒有提到『獲利』這兩個字,因為我認為,沒有把獲利擺第一,才能創造第一。」杜英宗雖然沒有把「獲利」放在目標上,但從他的話語中仍可聽得出來,「獲利」才是終極目標。 不過,南山人壽想要獲利,眼前面臨兩大挑戰,杜英宗心中自有破解之道。


累積帳上仍虧損

今年上半年南山人壽虧損35億元,帳上累積200多億元的虧損。對此,杜英宗表示,因為現金股利的收入,南山人壽在7、8月已經轉虧為盈,接下來,將透過多元化的投資,來增加獲利數字。

過去南山人壽的投資皆是以「債市」為主要的投資部位,可見在投資策略上較為穩健保守,但郭文德說:「現在是低利時代,收進來的保費要如何運用,是目前所有壽險公司面臨的難題。」(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74期,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比薪水多十倍的千萬保障;股票投資實務班;根據賽馬法則,挑出黑馬,詳見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57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中秋變盤挑好股
◎全球理財觀>從金價狂飆看QE3可行性
◎每周發燒基金>美元平衡型股債基金 無畏市場波動
◎解碼房市>汐止房市6年漲1倍 捷運醞釀下一波
◎CEO特寫>劉思誠 電子書光環依舊在 元太下半年會更旺
◎特別企畫>iPhone 5新功能與新訴求
◎本周關鍵強股>iPhone 5供應鏈、太陽能 布局首選
◎贏家祕笈>選擇大區間個股 來回操作價差
◎權證贏家>股災後新布局 首選大陸內需概念電子股
◎能量論台股>台股拉回打第二支腳 能量買訊可逐漸偏多
◎理財先知祕笈>把股市的未知變已知 就不會貪婪恐慌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