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國太陽能工廠規避美關稅 轉向印尼寮國中央社河內4日綜合外電報導 (2024-11-04 14:53:10)

由於美國擴大對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課徵關稅,中國在越南擁有的一些太陽能廠正削減產量和裁員。同時,印尼和寮國出現大批新的中資太陽能設備製造廠,不受美國貿易保護措施限制。

路透社報導,儘管美國十多年來為了遏止中國太陽能企業發展而成功實施數波關稅措施,這些企業一再減少現有製造中心的產量,同時仍在其他國家建造新廠,以規避關稅並主宰美國和全球市場。

多年來,雖然中國企業一直在遷移太陽能設備製造廠,但媒體從未披露其在最新階段轉向印尼和寮國的規模。路透社為此在5個國家訪問了十多人,包括中資工廠的員工、非中資公司的幹部和律師等。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說:「這是一場龐大的貓捉老鼠遊戲…遷廠沒那麼難。(工廠)建好就又可以投入。這樣的規則設計讓美國通常落後一步。」芮恩希曾任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政府的貿易官員。

市場研究機構SPV Market Research表示,中國約占全球8成太陽能設備產量,剩餘部分又由中國在亞洲其他地方的出口中心占了大部分。這與20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美國才是業界全球領袖。

根據美國聯邦數據,美國的太陽能設備進口量已自華府於2012年開始課徵關稅以來增為3倍,去年達到創紀錄的150億美元。雖然2023年幾乎沒有任何設備直接來自中國,卻有約8成來自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即中資工廠所在地。

華府去年對這4個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相關出口產品課徵關稅,並在美國製造商投訴後,於今年10月擴大實施。

過去18個月以來,印尼和寮國至少有4項中國或中國相關計畫開始運作,還有另兩項已宣布展開。這些計畫的太陽能電池或太陽能板產能合計達22.9百萬瓩(GW)。

這些產量大多會被賣到美國,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2大太陽能設備市場,也是最有利可圖的市場之一。太陽能產業研究公司PVinsights數據顯示,過去4年,美國的價格平均比中國高4成。

美國太陽能設備製造商數度向政府投訴說,他們無法與廉價中國產品競爭,這些產品獲得中國政府和其他亞洲出口國家不公平的補貼。

中國製造商則反駁,他們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的原因在於對技術的掌握。

關稅是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議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提議對所有進口商品課稅以振興美國製造業,包括對中國所有產品課徵60%的關稅。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則說,川普的計畫將增加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

然而,兩黨國會議員都支持對中國太陽能設備課徵更高的關稅,以扶持國內供應鏈。

美國最新關稅措施使得一些製造商須繳交超過300%的稅金,對越南太陽能產業造成最立即可見的影響。

路透社今年8月前往越南北部的產業園區,造訪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等中資企業,並與一些員工交談。

兩名知情員工說,在北江省,隆基綠能旗下Vinasolar子公司擁有的一座大型廠區今年有數百人失業。其中一名知情員工說,廠區內9條生產線只有一條還在使用。

在太原省,兩名員工透露,天合光能閒置了兩座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工廠中的其中一座。

隆基綠能與天合光能均未置評。

美國太陽能設備進口數據顯示,從越南輸入的貨物到今年8月增加近74%,但產業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業者趕著在美國今年課徵關稅之前提早出口。

印尼產業部官員班尼(Beny Adi Purwanto)說,中國太陽能設備企業因越南被課徵關稅而湧入印尼。

美國一家太陽能設備公司的經理也說,轉向印尼生產的現象來得劇烈又迅速。

根據聯邦數據,截至今年8月,印尼向美國出口的太陽能設備幾乎翻倍,達2.46億美元。

在去年前8個月,還沒有寮國向美國出口太陽能設備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相關出口已達約4800萬美元。

中國企業在美國興建太陽能設備製造廠的例子也在增加,他們也想利用美國的激勵措施。

根據路透社分析,中國企業明年在美國境內的太陽能板年產能將達至少20百萬瓩,足以供應美國市場所需的一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43.68 -98.45 -0.14%
以太幣ETH 2432.35 -23.75 -0.97%
瑞波幣XRP 0.510894 0.01 1.58%
比特幣現金BCH 337.84 -2.45 -0.72%
萊特幣LTC 66.91 0.00 0.00%
卡達幣ADA 0.330946 0.00 -1.00%
波場幣TRX 0.162201 0.00 -1.79%
恆星幣XLM 0.092191 0.00 1.6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