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歐洲企業正加緊努力與中國脫鉤 已成趨勢中央社台北10日電 (2024-06-10 17:01:07)

歐洲企業採購主管向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在歐盟準備加強審查中國商品的情況下,歐洲買家們正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在美國帶頭與中國脫鉤下,減少對中依賴已成為目前歐企的大趨勢,且正在加大力度尋找替代方案。

歐盟執行委員會已經啟動對中國政府補貼製造業的調查,預料將很快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但歐洲議會的最新改選結果,極右派取得的席次明顯增加,使這些對中國商品限制性措施的執行,似乎出現潛在變數。

儘管如此,根據報導,總部位在比利時的採購服務商龍源(Dragon Sourcing)執行長勞布(Richard Laub)直指,「目前(歐洲)的大趨勢是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雖然美國先脫鉤,但歐洲國家也在加大力度尋找替代方案,他現在看到的是歐盟正在追趕這一趨勢。

與美企在政策限制下積極尋找新供應商不同的是,歐企專注於減少特定領域對中國商品的過度依賴。

勞布表示,歐洲客戶越來越擔心他在中國的採購業務,尤其是非食品零售業的客戶,他們包括服裝、電器到消費性電子產品、玩具等產品,中國製造的這些產品占全球消費的80%至90%。「非食品業非常、非常依賴中國」,這些類型的歐企就正在努力尋找替代方案。

馮氏集團副主席馮國綸表示,許多歐洲國家與中國合作可能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們認為,如果中國將受到影響,那麼他們最好也考慮一下,自己可能會受到什麼影響。

馮國綸5月間更曾表示,客戶曾向他說,「我不在乎你做什麼,只要讓我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採購)達到30%,甚至更多,有些人甚至表示(在採購上)想完全離開中國」。

在江蘇常州經營服裝和紡織品採購業務的查納文(Naveen Jha)表示,儘管交貨時間更長、成本更高,歐企從印度、孟加拉及越南採購服裝的比重越來越大。

許多買家感到從中國採購存在風險,如果價格還有一點空間,他們更願意向印度採購。

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紐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由於美國買家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歐企可望從中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受惠。但即便如此,一些歐洲化學物料、製藥和電子企業仍在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至於對中國的影響,產業分析師認為,各國企業「去風險化」的舉措,不太可能對中國的整體出口造成太嚴重的打擊。畢竟,中國生產基地仍具備吸引力,將使尋找新供應商的努力變得複雜,某些產品、特別是較複雜的產品,很難在其他國家採購。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