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聲量響起!藍委剉咧等?數據揭最危險的人不是葉元之 (2024-06-04 15:52:34)

備受社會關注的國會改革法案近日完成三讀程序,不過,質疑修法內容擴權、程序黑箱的群眾包圍立法院抗議,有網友發動罷免國民黨立委行動,點名多位「可能」被罷免的藍委,並在集會現場製作罷免文宣進行宣傳,引發一系列討論。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彙整被網友們點名的國民黨立委,在5月17日朝野立委在「國會改革」爆發衝突前後約兩週的時間內,網路正負面聲量與好感度的變化。



網路數據分析發現,不少原本網路聲量表現平平的立委,因這波衝突獲得高度矚目,也有幾位「戰將」因此得到更多關注度。其中,聲量變化最高的是王鴻薇,在國會衝突爆發至法案三讀通過期間,相較前期的聲量成長數高達3.4萬則,總聲量達4.3萬則,其次是羅智強,他的聲量變化量為2.4萬則,總聲量來到3.9萬則,第三是廖偉翔,有1.1萬則的聲量成長。此外,包括葉元之、羅廷瑋、牛煦庭、張智倫、李彥秀、呂玉玲等人的聲量變化均超過千則。而同樣被網友點名的還有廖先翔、魯明哲、林思銘、邱若華、游顥、丁學忠、黃建賓、鄭正鈐、涂權吉等人則沒因為國會改革法案而有明顯的聲量變化,聲量成長都在千則以下,甚至向來是「話題女王」的徐巧芯甚至出現「總聲量負成長」的狀況,國會爆發衝突前有33.5萬則聲量,爆發衝突後聲量反而減少至9.3萬則。



不過,國民黨立委們總聲量成長的助力未必來自正面聲量,相反地,在王鴻薇、羅智強、廖偉翔、葉元之、羅廷瑋、牛煦庭、張智倫、李彥秀、呂玉玲等9位因國會改革法案而聲量成長1000則以上的立委中,有4位入榜者反而是因為負面聲量暴漲,才使得受矚目度大增。例如,廖偉翔負面聲量成長幅度高達1189%居冠、羅廷瑋929%次之、張智倫257%第三、呂玉玲185%第四,他們獲得的罵聲多過掌聲,反觀王鴻微雖然負面聲量成長幅度高達395%,但正面聲量也成長454%,羅智強負面聲量成長幅度124%,正面聲量成長251%,連連被點名罷免的葉元之的負面聲量成長59%,但正面聲量成長113%,基本上獲得的掌聲仍贏過罵聲。







雖然廖偉翔、羅廷瑋、張智倫、呂玉玲在這波「國會改革修法」衝突中,並未自網路輿論戰得利,導致負面聲量漲幅多過於正面聲量,但他們真的會被罷免嗎?現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若想要罷免立委,須待立委就職滿1年後(2025年2月1日),還需要通過3階段門檻:1%選民連署提議罷免、10%選民連署罷免提議,投票時罷免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且罷免同意票超過25%的總選民數。



根據中選會資料,廖偉翔在今年立委選舉得票佔總選民數36%,主要對手張廖萬堅得票佔34%;羅廷瑋得票佔總選民數的38%,主要對手江肇國佔32%;張智倫得票佔31%,主要對手吳崢佔27%,邱臣遠佔15%;呂玉玲得票佔32%,主要對手劉仁照佔25%,賴香伶佔16%。過去選舉經驗顯示,罷免投票率往往不如大選,2017年也曾出現罷免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但同意票未突破25%門檻,使得時任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挺過罷免危機的狀況,由此狀況推估,泛綠於高張力的全國立委選舉中,也只能在張智倫、呂玉玲的選區拿到不到3成選票,使得這兩人被罷免的壓力大大減輕,相較之下,剛剛進入國會的廖偉翔、羅廷偉兩人,對手的得票數佔總選民數都在30%以上,恐怕被罷免的可能性較高。







回顧近期國會衝突,廖偉翔與羅廷偉被指控公然打人、鎖喉,當時羅廷偉用手臂勒住比他年長25歲的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的脖子,使得鍾滿臉漲紅,廖偉翔則是被拍到,在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被推下主席台重摔前,偷偷補了好幾拳。儘管立法院過去在審查重大爭議法案時,經常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肢體衝突,不過民眾都清楚,這是一種立場的表達方式,看久了倒也覺得「見怪不怪」。然而,或許是新科立委力求表現,想要在鏡頭前發揮「年輕戰力」,但若是分寸沒有拿捏得當,反而會招致批評,引發負面觀感。無論如何,隨著公民素養提升,立委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選民拿著放大鏡檢視,新科立委與其趁亂「武鬥」搏版面,不如走回正道,以扎實問政「文攻」,才有機會爭取多數選民認同,避免位置還沒坐熱就被罷免。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