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後暴食 小鼠腸道發現早期腫瘤李佩璇 (2024-09-02 11:14:46)





近期國外最新研究發現,若在斷食後重新進食期間一旦不當攝取食物,這種做法將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風險。


記者/劉閔




相信有不少人為了成功減重而嘗試進行「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包括所謂的168斷食或52斷食法,主要是透過調整進食和禁食的時間來降低熱量攝取,以達到重量減輕的目的。然而,近期國外最新研究發現,若在斷食後重新進食期間一旦不當攝取食物,這種做法將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風險。






雖然斷食本質上是健康行為,但研究卻發現定期禁食的潛在危機,包括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圖/123RF)



揭開斷食與腸道幹細胞再生有關




根據外媒報導,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最近揭開斷食使腸道幹細胞再生的確切機制,但同時也發現令人不安的潛在併發症。據了解該研究團隊透過小鼠實驗,並將小鼠分為3組,包括一組禁食24小時,一組禁食24小時後可以在接下來24小內進食任何食物,而對照組則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結果發現使幹細胞再生的原因並非斷食,而是斷食之後的「重新進食」時期。




更多新聞:【學長姐帶路】台積電技術員求職過程




細胞快速分裂同時面臨致癌突變




研究人員表示,斷食與重新進食完全是2種不同狀態。在斷食狀態下,細胞利用脂質和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一旦進入重新進食狀態獲得營養物質,幹細胞、祖細胞就會打開開關,迅速構建細胞團並重新填充腸道內壁。研究顯示,腸道幹細胞最高再生率,發生在24小時斷食後重新進食之際,細胞增殖速度比那些未斷食的小鼠還快,然而,快速細胞分裂也使細胞面臨更高致癌突變,萬一癌症突變於細胞高增殖期出現,小鼠就更容易引發早期腸道腫瘤。




因此團隊認為,雖然斷食本質上是健康行為,但一旦斷食後重新進食若接觸到誘變條件,如烤焦的牛排、炸物等,那麼罹患癌症病變的風險將隨之增加。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斷食後暴食 小鼠腸道發現早期腫瘤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