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榮擁嘉里集團營運逐級而上(2015-01-08 17:40:56 先探投資週刊│黃俊超)

從實體店面進入網購時代,不只網路布建等基礎建設大步向前,就連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速度,也跟著大幅縮短。以台灣來看,範圍不算大,且倉儲或配送據點已頗為充足,幾乎都是打著二十四小時之內到貨,甚至有業者推出美食外送,時間縮短在一個小時之內,物流產業滿足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最後一哩路。

集團資源串連兩岸

大榮(2608)前身為大榮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最大的路線運輸業者,目前市占率達三成,成立至今邁入六○年。營運也非一路順遂,二○○一年進軍中國市場,由於經營據點尚未成熟、競爭者眾,多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八年底與香港嘉里物流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書、一一年正式更名,營運得以踏上穩定成長軌道。

在嘉里集團入主之後,大榮持續強化在運輸、倉儲、冷鏈物流的布局,不僅將營運總部自台中遷至台北,成立大台北次轉運中心外,也啟動新的企業辨識系統,包括車輛外觀、員工制服與工作環境等,更重要的是汰舊換新營運車輛、更新倉儲物流設備,提升了營運能力。

由於中國嘉里物流在中國設有三五○個分公司、超過二八○○個操作點,業務版圖遍及中國三二省、四直轄市、五自治區,是嘉里物流與嘉里大榮提升連結兩岸客戶競爭力的重要基石,目前有七成貨運集中在3C產品,並積極卡位包括企業對企業(B2B)及企業對客戶(B2C)等物流商機。

根據中國商務部政府網公告顯示,二○一三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達三.九兆人民幣,較○五年成長二.二倍、年複合成長率一一.一%,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則由○五年的六.六%提高到一三年的六.八%,占服務業比重成長至一四.八%,而近年電子商務迅速成長,中國整體物流業的發展腳步也跟著加快。

雖然物流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產業,不過在中國市場擴大下,依舊維持穩定成長,大榮藉由香港嘉里物流、中國嘉里大通的串連之下,隨著整個集團持續布局兩岸三地的物流市場,有利於提供客戶一步到位的服務解決方案,大榮旗下的大榮中國已達損益兩平,未來仍有不小發揮的空間。

提升倉儲利用率及附加價值

而在台灣方面,大榮強化低溫配送、低溫倉儲以及常溫倉庫等業務,透過提升倉儲利用率及附加價值,強化低溫車隊及產值等方式,營運維持穩定成長。低溫倉儲與配送是大榮的強項,不僅提供不同溫層倉儲與配送服務,且投資嘉利冷鏈物流設備公司,維持服務品質。

大榮近年營收低點出現於二○○九年的五六.六五億元,也就是嘉里入股次年,然至去年來到七五.四九億元,今年前十一個月達七四.三五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八.六%,而在獲利方面,前三季稅後盈餘從去年的六.七二億元,提升至七.三億元、年增八.六%.EPS由一.三九來到一.五一元,可望呈現連五年緩增格局。

在國內油價持續隨著國際油價調降的狀況下,以九五無鉛汽油為例,今年六月下旬每公升三六元,目前已調降到二八.四元,降幅達到二一.一一%,創下四年來新低,然而大榮卻宣布要從十二月起調漲每件貨物運費八元而引起爭議,公司表示主因為人力成本增加。

假設大榮漲價且需求並沒有減少,加上成本因油價下跌而控制度可有效提升的狀況下,中國地區又有集團資源加持,則預期未來營收與獲利都有機會同步成長,而配息也從○八年的○.五一元提升至今年的一.四元,殖利率相對穩健。

操作建議:股價近期穩定於三五~四二元之間,形成大箱型區間震盪,在周KD指標交叉向上、月KD指標仍低於中值的背景下,成交量能沒有出現連續性的放量之前,都不易有太明確的趨勢方向,可採區間內低買高賣來回操作。

回列表頁
其他相關文章
下半年台股夯什麼?投資趨勢大補帖( 先探投資週刊│方亞申)
與疫情共存法則( 先探投資週刊│黃俊超)
航空城概念股 一次看明白( 先探投資週刊│黃俊超)
2023軍火之王 地緣政治風險!( 先探投資週刊│方亞申)
低本高配 資金最佳避風港( 先探投資週刊│方亞申)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