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房地產短多長空 專家憂步日本後塵中央社台北5日電 (2024-06-05 11:18:59)

中國住宅動工面積下滑,低迷不振的房地產行業燃起擺脫長期供給過剩的希望;但分析指出,雖可能出現週期性反彈,但中期來看還是萎縮,中國的情況令人想到日本,日本房市調整歷時逾18年。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住宅新開工面積為6億9286萬平方公尺,年降20.9%,今年1至4月住宅新開工面積1億7006萬平方公尺,年降25.6%。

路透社4日報導,分析人士稱,這表明新屋建設可能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觸底,從而減輕房地產業危機給經濟帶來的部分壓力,但這個曙光可能是一閃而逝。

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合夥人萊特(Logan Wright)說,有理由相信,中國房地產可望趨於穩定,但不會再成為經濟成長的推動力,僅能貢獻顛峰時期40%到50%的水準。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者馬格諾斯(George Magnus)也說。中國房地產行業有可能出現週期性反彈,但從中期觀察還是萎縮。

報導以美國及西班牙為例,指兩國分別自2006、2007年出現房地產危機,並持續5年多,從峰值到谷底的跌幅達30至40%。而在日本,這一調整歷時超過18年,最終房價下跌達47%。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政府因應措施是採取限制開發商降低新房價格幅度,以及其他杯水車薪的支持措施。一位未具名的摩根大通分析師說,這也許是有意選擇的策略,目的在於「降低金融外溢風險」。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政策顧問表示,中國政府無意支撐房地產市場,其目的是穩定現狀,或至少減緩其衰退。

缺乏資金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目前資產負債表上仍然存在大量未售出的房屋,規模估計可能幾乎是倫敦面積的兩倍,這些都變成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帳面負債。北京當局進而要求地方政府購買賣不出的房子,不良資產從開發商轉嫁到地方政府手中。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地方政府可能會遭遇與日本銀行類似的命運,最終不得不進行資本重組,這意味著「更長期、更持久的調整」。

艾雷洛說,不良資產還沒有開始清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問題看起來更像日本,而不是美國或西班牙。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8677.12 159.03 0.23%
以太幣ETH 3914.27 88.37 2.31%
瑞波幣XRP 0.527972 0.00 -0.05%
比特幣現金BCH 484.69 0.72 0.15%
萊特幣LTC 84.76 0.86 1.03%
卡達幣ADA 0.461294 0.00 0.64%
波場幣TRX 0.112073 0.00 -0.90%
恆星幣XLM 0.108659 0.00 -0.02%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