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AI應用多元 專家:台灣可望出現護國神山群


台北國際電腦展炒熱人工智慧(AI)議題,產業專家表示,生成式AI終端應用多元,包括電腦、智慧手機、自駕車和機器人等,台灣可望出現「護國神山群」。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數字台灣」節目訪問,提出他對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的觀察與看法。

楊瑞臨表示,2023年AI產值約1000億美元,預期2030年可望擴增至100兆美元規模,其中,產業AI化,醫療、製造、交通及智慧城市運用生成式AI提升生產力,將可創造超過90兆美元的產值。

楊瑞臨指出,除輝達(NVIDIA),晶片大廠超微(AMD)、高通(Qualcomm)及英特爾(Intel)都是台積電的客戶,都需要台積電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產能。此外,隨著AI快速發展,台灣的系統、半導體設備、材料、化學品等領域業者也可望受惠。

楊瑞臨提到,目前幾乎所有AI推論都在雲端進行,預期2028年有高達的85%推論是在終端進行,AI工作負載將有50%在終端,這對台灣是一大機會。台灣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在雲端市場無發展機會,在未來終端AI時代,DRAM廠將有機會重生。

楊瑞臨說明,生成式AI終端應用多元,包括電腦、智慧手機、自駕車和機器人等,台灣可望出現「護國神山群」。他並強調,生成式AI是不可多得提升生產力的工具,和碩、鴻海等不只是生產AI伺服器,還將生成式AI導入智慧工廠,形成正向循環,台灣應積極推動產業AI化。

楊瑞臨透露,蘋果(Apple)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缺席,不過其手機和電腦新作業系統都可能應用生成式AI,蘋果在AI的布局,如何強化或運用生成式AI發展,值得追蹤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