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謝世謙:客貨雙看旺 交機遞延估2027年恢復正常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今天在股東會表示,今年整體客運班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5%,搶攻旅運復甦商機,對下半年貨運市場樂觀;但供應鏈斷鏈造成交機遞延,估可能到2027年恢復正常。

中華航空今天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112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69元。

謝世謙表示,去年客運受惠疫後復甦,但因疫情期間華航資源聚焦貨運,導致初期客運運能無法完全跟上,2023年運能恢復速度較緩慢,平均大概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的70%左右,但收益管理做得不錯,因此2023年營收超越2019年。

謝世謙表示,為因應疫後市場需求,除逐步恢復航班並開闢全新航點,今年整體客運班次較去年同期增25%,全面搶攻旅運復甦商機;同時對下半年的貨運市場持樂觀態度,充分利用貨機及腹艙載貨,以提升航班效益。

他表示,受疫情影響造成飛機供應鏈斷鏈,製造商部分發動機、機體製造都面臨挑戰,空巴、波音交機時程持續遞延,去年客機原本有2架A321要交機,遞延至今年;今年預計交機7架A321,也有2架會遞延至明年;而波音787客機有24架,預估2025年到2028年會陸續交機。

謝世謙進一步指出,目前觀察製造商發動機的狀況,供應鏈要恢復正常可能要到2027年,交機遞延大概避免不了,華航會延租原先要還機的租機約1至2年,迎接疫情後復甦旅客。

針對貨機部分,謝世謙表示,原先有21架747貨機,今年淘汰13架,剩下8架;777F貨機目前有7架,原本6月到8月有3架要交機,目前製造商往後延期,預估貨機到今年底10架777F到齊,節油效率高,載貨噸數不輸747貨機。

針對永續發展,他表示,整個客運復甦穩定,電商蓬勃推動貨運穩定發展,華航要永續經營,生質燃油成本是3到4倍,2025年陸續所有航機都要使用,因應成本增加,華航會做好更多開源,在收益管理部分不會放鬆,對今年以後市場看好。

華航總經理高星潢營業報告表示,去年擺脫疫情陰霾,客運只恢復7成,全年營收創新高;貨運雖然面臨運價挑戰,但消費回溫帶動去年第4季運價提升,展望今年華航持續汰舊換新機隊,提升客貨運營運能力。

華航表示,北美航線規模已較疫前成長1成,歐洲、澳洲及東南亞航線恢復至疫前水準,今年第1季,客運總收入高於疫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