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人機產業決勝點 法人:提升關鍵技術降低成本



台灣積極發展無人機產業,法人指出,2025年為台灣無人機發展元年,政府大力支持台廠建立自主供應鏈,但必須提升關鍵技術量能,例如掌握三光酬載鏡頭等高階技術,並降低成本,同步拓展海內外市場,以帶動獲利提升。

俄烏戰爭、以巴衝突不時以無人機偵查敵情、發動攻擊,讓各國看見無人機的重要性;但中國長期制霸無人機市場,基於國安顧慮,美、日、韓等官方開始轉向採購非中國製無人機,台灣積極發展「去紅化」無人機供應鏈,盼搶攻商機。

全球無人機市場需求龐大,政府設定的產業目標,是在2028年前達成無人機月產能1萬5000架,與目前相比成長幅度逾10倍。

法人指出,政府目標希望將台灣打造成亞太區無人機生產重鎮,2025年為台灣無人機發展元年,推估整體產值於2030年將達新台幣250億元,較2024年以52%年複合成長率的速度成長。

但法人指出,儘管政府大力支持台廠發展與建立自主供應鏈,仍面臨一些問題待解決,包含關鍵高階技術尚未掌握,如三光酬載鏡頭(即雷射、可見光、紅外線熱影像整合)仍需要外購,台廠目前量能主要聚焦雙光(可見光與紅外線熱影像)酬載。

此外,本土市場規模小,廠商初期資本投入低,成本尚不具競爭力。法人預期,未來整體產業在軍用商規國防專案及政府預算支持下,2025年廠商將獲得初步營收規模提升,而在未達規模經濟下仍難獲利;透過「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及政府國防預算支持下,同步拓展海內外市場,可望帶動獲利提升。

台廠主管對中央社記者表示,要打造去紅化的供應鏈,成本會大幅上升,一台無人機的造價差距估計有2到3倍,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若成本拚不過中國,除非是大企業,不然很難挺過研發階段。

業界人士認為,台灣無人機供應鏈有包括聯發科、新唐、亞光、經緯航太、雷虎、鼎天等台廠,都發揮隱形冠軍的角色,看好民間能量加乘政府、聯盟助陣,可望快速練兵壯大。
系統開發、資訊提供: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
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 © PChom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