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研擬電價分「綠電、低碳、一般」收費制 最快2025年上路


為了讓國內企業買得到綠電,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時談到「電力分艙」收費構想,近期更傳出,經濟部指示台電規劃「電價分級收費」機制,初步方向分成反映台電躉購或綠電開發成本的「綠電」、規劃和碳費連動「低碳」,及一般電力,並依排碳量高低,來訂定不同價格,全案尚需與環境部協商,力拚在下半年出爐,最快2025年才會上路。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上任記者會中曾提到,未來電的使用將採分流。他舉高鐵為例,電像高鐵一樣送出來,一般普通艙就是用灰電,指定席用較乾淨、低碳的電,商務艙則是完全綠電,未來電價會根據購電需要分開,如此才可滿足2030年前的用電。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澤說,碳費計算高低,跟未來低碳電力電價,應會有關聯性,所以這兩部會要去協商一下。只是這樣構想,讓工商團體不太贊同,大多認為都在繞圈沒解決問題。

工總也說,依照現在能源配比,不可能有便宜的電,政府至少應該讓核能延役,再發展綠能等而不是在電力價格打轉。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也認為,量足夠時,供應穩定再來談價格,這樣才會比較合理。

據《聯合報》導指出,在訂價方面,據規劃,綠電訂價會直接反映台電躉購成本或台電綠電開發成本。目前台電躉購再生能源平均價格約每度5.2元,換言之,綠電訂價至少每度5.2元起跳。

低碳電力訂價上來說,除考量綠電搭配天然氣發電成分及成本,將與碳費掛勾。

有官員指出需繳交碳費廠商,若能透過購買低碳電力減低碳排,可減少碳費支出,這也意味低碳電力價格不會比碳費高,否則廠商便無購買低碳電力誘因。然而,全案仍在初步規劃,除與環境部討論,須等環境部年底拍板碳費後,台電再進一步規劃低碳電力的組成及訂價。最快明年才會上路。(責任編輯:許雅慧)

(延伸閱讀:雨下整周!屏東縣、台南市、高市豪雨特報上 端午連假後南部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