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區段比價效應





政府的領導班子,在520煥然一新。百貨業的促銷檔期,也常以520為名。房地產則有329、928,代表春秋兩季的起跑點。由於都更案加入市場,建案增量不少,到處都見廣告,顯得一派熱絡。似乎唱衰聲量也趨微弱,發文多屬理性探討。



都說股市熱潮給房市助力,這可不一定。必有那手握自備款,本想成為剛性購屋族一分子,卻被ETF的旋風吸引,是否先「以錢賺錢」搏些利頭,過些時再買房不遲。猶豫族群的心頭百結,可想而知。這類心理因素,對預售屋難保沒有影響。



買房究該何時出手,房貸利率走向是考量要點之一。受薪族可支配所得,錙銖必較,扛本息每月負擔沉重,有人甚至佔了所得的6、7成。目前情況看來,咱們比起日、韓和大陸,房市堪稱穩健,自住買家疑慮不多。因整體金融科技外貿皆展望良好,可謂幸運。



讓人難以安心的,還是老舊建物過多。極端氣候和地震,電線短路和巷道狹小,皆為水火災變好發的背景。一日不改善,即曝露都會區的落後。現今稅收豐盈,市庫充足,切勿恣意浪費,必得花在刀口上,改善老舊建物使用品質,提升城區國民的居住安全。



區段房地的比價效應,相當明顯。除了新推案預售屋之外,新成屋,以及中古屋彼此之間,更為普遍。此因實價登錄之故。在房市看好時;實價登錄上升若千萬元,同社區或同棟鄰房,即如影隨形,跟漲而上。房市看跌時,鄰戶缺錢急售,賣了個爛價錢,整棟樓乃至全社區皆受波及。這是很現實的市場態勢。



蛋黃區的新舊屋價相差較大,尤其都更案動輒為2、30層高樓,周遭12樓或7樓華廈中古屋,往往僅及6、7成售價。原因之1是產品差異,其2是近年建築成本暴漲,沒人會便宜賣佛心價。然而,新建案光度仍有利於附近舊屋的銷售,畢竟買老房子省太多了。



綜前所述,房市熱絡,事出有因。譬如股市有台積電,漲勢不斷;而房市也有台積電,所到之處,一片漲聲。台島的際遇,十分難得,期盼政經策略能善加配合,讓經濟穩健發展。更須重視社福推動,體恤弱勢族群,減少喫苦的人。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微妙的區段比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