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FinTech》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副理事長翁仲和:金融業導入區塊鏈能讓政府更容易監管、追溯並釐清責任歸屬





「目前已超過20家保險公司導入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長年困擾業界的理賠流程痛點,也延伸到與醫院單位合作,顯見金融業對區塊鏈並不陌生,也願意嘗試應用,重點是能解決關鍵痛點。」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副理事長翁仲和,在第八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翁仲和過去曾與金管會進行合作,他認為金管會對創新科技謹慎以對,主因是擔憂可能衍生洗錢等風險,因此特別重視法律規範、防範洗錢這兩部分,但以過去經驗發現,在充分溝通情況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態度是採取開放支持。


翁仲和指出,目前已超過20家保險公司導入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長年困擾業界的理賠流程痛點,也延伸到與醫院單位合作,顯見金融業對區塊鏈並不陌生,也願意嘗試應用,重點是能解決關鍵痛點。他進一步說明,金融業下的區塊鏈結合人工智慧後有更多適合應用的場景,例如最近建構保險聯合網站,將使用區塊鏈進行資料交換,此外還有做碳相關區塊鏈,目前區塊鏈是未來很大的市場,能在透明驗證共同扮演重要角色。





區塊鏈技術正在為保險產業帶來革命性變革,翁仲和指出,過去曾發生保險業務員銷售並收取保費,但未將款項交付給公司,造成保戶權益嚴重受損,金額達6千多萬。但推動電子保單存證應用後,保戶可實時確定投保有效性,大幅降低人為操作風險,使投保程序更加透明化。


翁仲和表示,截至今年大概有六百多億理賠是在鏈上完成,區塊鏈技術大幅加速理賠流程,平均理賠時間從過去10至14天縮短至僅3天,部分理賠案件更能在30分鐘內迅速結案,減少保戶等待時間、大幅降低爭議糾紛,近兩年接獲保險申訴案件僅剩兩件。此外,過去保戶需親至醫院申請紙本資料,保險公司再將資料數位化,流程繁瑣,而現在透過線上申請加速理賠速度,大幅提升效率,目前有大概有30幾家醫院、20幾家醫學中心占全國理賠70%投入,希望參與的醫院能持續增加。


翁仲和認為,政府可以大量鬆綁金融業法規在區塊鏈的發展,事實上透過區塊鏈能讓政府更容易監管、追溯並釐清責任歸屬,運用智能合約技術,更可降低金融業高昂的信任成本,另外新創產業在金融領域發展如支付,也都進入區塊鏈,包含東南亞已開始投入,這都是金融業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