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至3.94% 近3年最佳


受惠於人工智慧(AI)商機大爆發,主計總處今天大幅上修2024年經濟成長率至3.94%,為近3年最佳,下半年出口可望持續增溫。主計總處表示,AI需求非常強勁,但同時波動起伏會比較大,若突然有變數,就可能衝擊經濟表現。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估全年經濟成長3.94%,較2月預測數大增0.51個百分點,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則為2.07%。

主計長陳淑姿表示,經濟成長率大幅上修,主因是輸出增加的量蠻大。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進一步說明,AI是關鍵因素,因為AI發展很快,這幾年台灣高階半導體、資通訊產能也提升很多,「產能沒問題,需求又很強,對出口有很大助力」。

蔡鈺泰指出,今年1到4月,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合併出口951億美元,較112年同期大增25.1%,遠高於整體出口增幅10.6%,占出口比重則從105年的44.1%,衝至64.4%,增加超過20個百分點,且大幅增長態勢料將延續;主計總處預測113年商品出口4759億美元,年增10.06%。

值得注意的是,主計總處因AI商機爆發,大幅上修經濟成長率,但也將「AI等資訊科技發展、量產與應用之進程」列為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蔡鈺泰解釋,AI需求很強,隨著各國政府、企業都在投入AI,需求強度甚至可能超乎目前預期,但也導致波動起伏較大,下次(經濟成長率)繼續上修或是突然卡住,有不確定因素。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出口持續暢旺,內需則保有熱度,民間消費方面,受惠於就業穩健、薪資提升,以及台股創高挹注財富效果,113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2.77%,上修0.13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方面,國內半導體廠商為了維持技術領先優勢,持續擴充先進製程與高階封測產能,並擴大研發規模,支撐投資動能,但部分企業資本支出還是比較審慎,加上近年基期較高,導致成長幅度有限,主計總處預測113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1.52%,微幅上修0.07個百分點。

近年台灣籠罩通膨陰影,主計總處今天同步公布CPI預測值為2.07%,不只上修,且連續3年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

蔡鈺泰表示,原本估電價調漲的效果,將使全年CPI升至2.03%,最新預測數又再調高,是因為國際原物料價格也高於預期。

媒體詢問,CPI處在2%附近水準,是否將成新常態,陳淑姿表示,物價品項眾多,有升有降,只是部分民生相關的品項漲幅居高,民眾才會對物價上漲感受較深;至於物價居高會不會新常態,她則認為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