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外幣保單新保費占比41% 探近6年同期次低


美元利率續處高檔,市場資金追逐更高利投資,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折合約新台幣740.37億元,雖年增6%,但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僅41.4%,下探近6年同期次低。

金管會今天公布,今年首季壽險業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740.37億元,年增6%,但對壽險業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貢獻比反降至41.4%,為2019年以來同期次低,僅優於2019年首季的39.36%。

若分類別看,今年首季壽險業外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新台幣93.02億元,年減38%,外幣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新台幣647.35億元,年增19%。

市面上外幣保單主要分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3種幣別,又以美元保單為大宗。

今年首季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3.23億美元,年增3%,其中美元投資型保單僅賣了2.79億美元,年減41%,美元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達20.44億美元,年增14%。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分析,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下滑,主因還是美元利率續處高檔,市場資金移作其他高利投資,因此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遜於2023年同期。

至於美元傳統型保單業績仍呈正成長,主因金管會今年起調升美元保單責準利率,若消費者購買同樣保額保單,和責準利率調升前相比保費支出會下降,即美元保單購買成本降低,拉抬消費者購買意願。

展望後市,蔡火炎認為,美元保單買氣要視利率及匯率變化,現在美元利率仍處相對高檔,若市場上有其他高利商品吸引投資人,資金可能不會往保險去,換言之,若美元利率續處高檔,保險買氣會受影響。

蔡火炎預估,今年外幣保單買氣和2023年相比可能會呈持平態勢,若美國降息,預期對保險買氣將有一定助益。

澳幣保單方面,今年首季新契約保費收入達0.3億澳元,年增3成,其中澳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僅0.13億澳元,年減19%,澳幣傳統型保單反而大賣0.17億澳元,年增1.43倍。

人民幣保單首季新契約保費收入人民幣0.24億元,年減25%,其中人民幣投資型保單買氣續呈衰退,首季新契約保費收入人民幣0.18億元,年減31%,人民幣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人民幣0.06億元,已追平2023年同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