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轉型 劉鏡清:最期待中研院藍綠氫技術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宣示將推動二次能源轉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天表示,台灣淨零轉型的過程中,他最看好、期待的是綠氫,現在中研院已經有新技術可將天然氣轉成藍綠氫,預計6月6日會再與中研院詳談計畫細節。

劉鏡清表示,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一定是滾動調整。至於對核能的看法,他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經濟部長郭智輝都是理性出發、從產業角度思考;對他而言,最優先關注議題是電夠不夠,第二是低碳的電夠不夠、如何減碳,第三才是淨零。

劉鏡清表示,核能本身是低碳能源,會不會變成綠能,端看有無良好儲存,而他最看好是綠氫。

劉鏡清表示,現在較多的是灰氫、藍氫,不過中研院已經有新技術,可以把天然氣轉成藍綠氫,如果成功的話,應可進入商轉,預估成本跟現在綠電差不多;根據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法,實驗室出來的效果非常好,「現在就等實驗結果」。

劉鏡清預計6月6日要再與中研院談一次細節,他說,如果此計畫成功會不得了,因為是台灣的技術,長期來看,期待3、5年後的藍綠氫商轉發展機會。

中研院的「去碳燃氫」技術將天然氣裂解為固態碳及氫氣,再燃燒氫氣發電,可以視為一種「藍綠氫」。

對於核能議題,他說,能源政策由經濟部主導,核能牽涉很多法令問題,須待立法院決議,行政部門將依法做該做的事情。

劉鏡清說,「核能如果朝野有共識,我本身沒有排斥」,但政府還是會努力減碳,藍綠氫發展是一塊,另一部分考慮廠商有外銷需求,綠電憑證要更積極。

但他也對能源議題提出兩大不確定性,一是地球暖化帶來的變數,二是人工智慧(AI)商機爆發,可能增加至少30%電力,甚至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