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學者出席習近平座談會 為三中全會帶來期望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3日在山東召集企業及專家座談,中國知名自由派經濟學者周其仁的與會引發熱議。英國金融時報今天發表文章,指周其仁的與會是中共20屆三中全會的訊號。而他發言時主張提升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也代表大部分人的心聲。

習近平22至24日前往山東視察,並在23日召集企業及專家舉行座談會,共有9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立場傾向自由派的周其仁,頗令中國各界意外。會後,中共官媒對這場座談會大篇幅報導,頗有為7月將登場的中共20屆三中全會造勢的意味,然而這些報導中,卻沒有提到周其仁的具體發言內容。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發表中國財經學者趙建的文章指出,周其仁作為「資深的改革派」及中國改革開放的「全程見證者」和「理論推動者」,出席中共高層召開的這場座談會,引起諸多遐想及中國社會的高度關注。

文章指出,中共20屆三中全會的主題,肯定仍要以20大的精神(為)指導:如何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畫卷落到實處」,制定更詳細的發展思路,並將具體任務分配下去。也就是說,三中全會要討論貫徹20大精神的「技術路線」,但說到底仍然是「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如何有效平衡」。

這篇文章說,雖然中共18大確定了「市場占決定性地位」的基調,但是在經濟具體運行過程中,「有為政府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使民營企業的預期和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對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造成了較大的負面作用。

文章指出,在這個背景下,中共20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受到萬眾矚目,人們期待中共高層能再次「明確方向、撥雲見日、打消疑雲、重建信心」,以「市場經濟」(為)決定性地位,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

這篇文章提到,在中共20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改革派的周其仁受邀與會,應該有很強的訊號指向意義。畢竟,人們迫切期望中國能繼續沿著「市場化改革」的道路前行。

文章說,周其仁在會中的報告主題(為)「提升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這是當下對「中國式現代化」最好的現實解讀,意味著再宏大的發展藍圖和改革設計,也要落實到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上」。

這篇文章提到,特別在當下中國疫後經濟復甦處於「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關鍵階段」,全力搞好經濟,提高就業率和民眾的可支配收入,提升民眾的獲得感,可說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文章指出,周其仁建議透過「降低制度成本」提升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本質上就是繼續沿著市場化改革的道路前行,以「有為政府」的「現代治理機制」和「新型舉國體制」,降低市場經濟運行的制度和體制成本,打通內外循環的堵點,消除民營經濟的痛點,繼續透過更高水準的開放,充分調動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的積極性,重新回到改革開放初期的積極景象。

這篇文章認為,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很多問題,看似是市場經濟的問題,實際上恰恰相反,是扭曲市場經濟,過多干預市場經濟。政府的邊界過度,真正的市場功能發揮不出來,或導致功能變異的結果。

文章舉例,中國的房地產問題,看似是房地產商「三高模式」和炒房者造成的,實際上是土地市場被政府壟斷,過高的土地成本向房地產終端價格的轉嫁而已。

這篇文章最後強調,在中國經濟社會深度轉型,經濟復甦還需要注入更多動力和更強確定性的當下,中共20屆三中全會顯得異常關鍵和重要。而周其仁的觀點和主張,也代表著大部分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