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轉型 疫情催生遠距醫療新紀元 (2020-12-17 理財周刊 文.洪寶山)


自去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今(二○二○)年整年度沒有一個國家不被疫情影響,截至十二月十六日已有超過七三六一萬人染疫,一六三萬人死亡,不僅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也讓世界各國的醫療體系在防疫、檢疫、診療與照顧等方面都面臨嚴峻考驗。

台灣因為有SARS這樣的前車之鑑,使得這次防疫工作能超前部署,不僅在疫情威脅如此靠近的情況下,守住這片土地,更因此獲得國際注目,除了防疫表現亮眼外,也因此開始注意到「遠距醫療」的重要性。

台灣的遠距醫療困境與契機

多數已開發國家因幅員廣大、醫療成本昂貴等因素,很早就開始發展遠距醫療,例如在美國,若只是有一些感冒症狀,可透過電話或網路聯繫熟識的家庭醫生,詢問並釐清病症後,拿著醫生傳真的藥單前往鄰近藥局領藥即可。在日本則是為因應高齡社會的到來,一九九七年即通過遠距醫療辦法,並運用在老人照護等領域。

但在台灣,直到二○一八年五月政府才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放寬〈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將原先僅列的「山地離島偏僻地區」患者,增加至符合「特殊情形」如急性住院後需追蹤治療、長照機構內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等患者,及「急迫情形」如遇生命危急意外之患者。

但自二○一八年五月十一日台灣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以來,至今整整兩年半的時間,台灣仍然沒有一家醫院在執行遠距醫療服務,因法規中第五條提到:「執行特殊情形通訊診療之醫療機構,應擬具通訊診療實施計畫,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得實施。」換句話說,如果有百來位患者,就相當於醫院要寫百來份計畫書,在執行上實在有些不符合效益。

健康聯網資訊服務公司執行長徐克宇說,他在二○一六年六月左右,因參加了扶輪社活動,前往偏鄉進行肝病篩檢的義診服務,他發現雖然這些偏鄉地區,每年都有許多願意做義診服務的醫生前往,但這些病例並沒有相互流通,且義診服務一年也就幾次,患者後續的治療狀況無法被持續關注,因此他起心動念決定製作一個遠距醫療系統,捐贈給願意做偏鄉義診服務的醫生。在二○一八年八月遠距醫療系統「醫生馬上看」APP問世後,也獲得經濟部智慧城鄉補助,當時衛福部石崇良司長說:「很高興看到這套系統的出現,讓許多資源無法與大醫院比擬的小型診所,也能進行遠距醫療服務。」

遠距是改善醫療資源的浪費

徐克宇說,台灣的健保雖然方便,但對於居住在偏鄉地區的民眾而言,前往醫院的交通成本與耗費的心力都遠比居住在都市的人多很多,因此他創立「醫生馬上看」這個提供遠距醫療服務的平台,不僅是為了提供給有在進行偏鄉義診服務的醫生或醫療團隊,也是期許這個平台能成為偏鄉地區居民的一大福音。

但在台灣,醫療法屬於相當嚴謹的正面表列法規,也就是指未明確列舉出來者一律認定為禁止事項,即使是放寬後的〈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對於符合通訊診療之條件也列舉的不夠明確。因此,雖然二○一九年四月起,平台即開始為偏鄉地區居民、旅居海外人士、留學生、出國旅遊的民眾等人提供遠距醫療服務,但平台也聲明:主要是提供民眾與醫師做保健養生諮詢服務,或是在就醫前後向醫師諮詢的輔助工具,僅在某些特定緊急狀況下才能以通訊方式進行診察行為。

舉例來說,若有民眾在海外遇到身體不舒服時,在當地語言不通、沒有信賴的醫師或醫療機構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就醫時該怎麼辦?此時就是遠距醫療平台登場的好時機,徐克宇說,平台提供民眾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透過手機視訊功能,與醫師預約取得專業醫療諮詢,但醫師並不會去涉及到開藥或診斷等真正的醫療行為,僅是輔導民眾在海外時能正確的就醫,就如同旅平險提供的服務一樣。

除此之外,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年長者經常需要定期慢性病追蹤、其他醫療諮詢等,其實這些都可透過遠距醫療平台,先線上詢問醫師,若有需要到醫院就醫的需求再行前往即可,不僅提升就醫品質,也大幅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透過遠距醫療平台,進行一對一的視訊服務,醫生可在沒有趕著看下一位病患的情況下,給病患提供更詳細的衛教宣導。

徐克宇也以醫院急診室為例,其實有近一半的民眾,沒有嚴重到需要掛急診的程度,而遠距醫療的開放,可令那些意圖前往急診室的人,先利用遠距醫療服務確認情況是否需要立即前往,讓急診室的資源可更精準的使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遠距醫療的出現,並不是也無法取代實體醫療,而是作為實體醫療的輔助工具。

疫情之後遠距醫療如何發展

過去台灣的醫療環境是以醫院為中心,但衛福部近幾年為因應政府推廣e化,積極的推動「健康存摺」,逐漸將中心移轉至民眾身上,現在不論在哪間醫療機構看診,只要透過健保卡都能儲存病歷資料,以利醫生進行綜合診斷。

然而現在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個資問題也成了許多民眾的隱憂,遠端醫療平台雖增加了民眾就醫的方便性,但病歷雲端化是否安全呢?徐克宇說,在他們的平台上用戶擁有絕對的自主權,用戶可隨時選擇是否要將資料授權給醫師或收回,經濟部資策會等許多機構也都審查過他們的資安設備,在個資方面用戶可放心使用。

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早已執行遠距醫療有二十年之久了,但一樣擁有豐富醫療資源的台灣,卻是兩年前才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甚至是直到今年因疫情影響才開始實行遠距醫療服務,為何台灣的遠距醫療會如此落後呢?除了台灣的就醫太方便外,還有健保太便宜、法令太嚴謹等因素,但徐克宇認為,遠距醫療是必然趨勢,一旦發展起來後,一定能使台灣的醫療在全球更加發光發熱。

法規方面,台灣的〈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仍有許多制定不夠明確的地方,徐克宇所屬的遠距醫療產業協會也持續將現在執行上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衛福部,希望透過這些經驗,衛福部能不忘要超前部署的決心,滾動式修正法規,使遠距醫療法規與相關配套能更加完善。此外,今年下半年5G正式啟用,物聯網科技一日千里,這些科技的進步對於遠距醫療的精確性與即時性可說是一大驅動力。

今年因疫情影響,遠距醫療需求大增,台灣許多醫院在尚未有完善的遠距醫療系統情況下,大多採用視訊軟體直接與病患進行聯繫溝通,但徐克宇認為,遠距醫療系統要更加完善應該將重點放在數據,而非單純只將系統認定為通訊媒介,他的平台也正在朝數據化方向邁進。

疫情也使全球認知到一件事情,也就是「遠距」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民眾的接受度也會隨之提升,這些助力都會使遠距醫療的未來發展更加茁壯。

※理財周刊1060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生活新挑戰
◎封面故事>車電基建供應鏈後市看好
◎理財我最大>台灣醫療轉型 疫情催生遠距醫療
◎全球理財觀>全球大宗商品進入「持久牛市」
◎房市觀察>實價登入只是保障基本權益而已
◎房地產會客室>打炒房無效 救援投手『打房三部曲』登場
◎戰情室>避開消費電子 轉進車用電子版
◎AI嬉遊期海>交易信仰與自我質疑
◎新聞熱線>第十一次全科會 擘畫未來的策略
◎健康你我他>今晚我想來碗 獨門冬至防疫湯圓
◎理善大家來>憶「為善不欲人知」的曹純鏗先生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AI變BI?後AI浪潮的選股邏輯( 2023-08-17 理財周刊)
升息下半場 債券投資停看聽( 2023-08-04 理財周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64126.00 613.25 0.97%
以太幣ETH 3085.00 18.97 0.62%
瑞波幣XRP 0.504855 0.00 0.37%
比特幣現金BCH 479.17 -4.14 -0.86%
萊特幣LTC 81.01 0.21 0.26%
卡達幣ADA 0.469172 0.01 2.41%
波場幣TRX 0.110309 0.00 0.90%
恆星幣XLM 0.111562 0.00 0.95%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