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最新債務比率降至26.5% 9年還本逾9000億元


立委關切國債情形,財政部今天說明,國際間普遍以「債務比率」衡量各國債務,據統計,2023年長期債務比率決算數為28.3%,今年5月10日實際數進一步降至26.5%。攤開過往數據,若以2023年決算數28.3%而言,是創2003年來最低水準。

財政部表示,2016年至2023年,中央政府執行年度債務還本預算,並適時增加還本,償還債務共計7960億元;若加計今年預算編列的還本數1150億元,9年來中央政府還本超過9000億元。

依據台灣公共債務法規定,所謂長期債務比率,指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占「前3年度GDP(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數」的比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審查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莊翠雲列席並備質詢。有立委引述國債鐘最新資料指出,截至今年5月10日,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合計6兆4128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7.4萬元、達新高水準。

莊翠雲表示,國債鐘是浮動、變動數據,往年上半年通常是國債鐘高峰,5、6月大筆稅款入帳後,會優先還債,國債鐘數字就會往下降,並強調會儘快還債讓數字下降。

莊翠雲進一步說明,國債鐘是涵蓋長債(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和短債,國庫調度短期融資有其必要性,因此短債的部分會增加,但這部分也會儘快償還。

財政部指出,國際間普遍以「債務比率」衡量各國債務,並以GDP為計算基準;之所以用GDP計算,主因為GDP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代表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因此,一國債務占國家整體產值的比率,可以衡量國家的債務規模,以及國家有多少能力可以承受償還債務。

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10日,中央政府長期債務比率實際數為26.5%,去年同期約為27.8%。若以決算數來看,2016年長期債務比率決算數達33%,2023年降至28.3%、是2003年來最低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