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擁核是為新政府鋪路 童子賢重申電力即國力


針對近期熱議的核能議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訪時強調,他是獨立思考,能源政策必須超乎藍綠和政黨,「電力即國力」,台灣在電動車、AI、晶片3大領域的用電增加不必忌諱。

童子賢今天出席AI PC產業前景座談會,針對各界關注的核電議題,他今天受訪時表示,最近的發言被外界聯想是為新政府「鋪路」,他向來是獨立思考,且一年半前就談過核能的想法,當時沒選舉,誰會參選都不明朗。

他強調,一年的能源支出比國防預算高4、5倍,也比勞健保支出多2倍,能源政策是整個國家重要走向,超乎藍綠和政黨,是國家重要政策。

針對外界擔憂缺電危機,他表示,台灣有3大領域用電增加不用忌諱,分別是電動車用電EV、AI用電、精密晶片用電,這是先進國家的象徵,AI用電增加意味著競爭力加強,EV用電增加顯示台灣更趨向環保,晶圓製造用電增加,意味著國家在晶片競爭力和製造都強,這3個領域的用電增加,是對國家有幫助,也就是「電力即國力」。

他進一步說明,台灣在電力方面必須穩定供電、供電有品質、供電不排碳、價值低廉,就會產生競爭力和國家力量,沒有穩定電力,EV、AI、晶片效能都會打折扣,競爭力也就打折扣。

此外,針對核電是否為綠電,以及氣候倡議機構RE100認為核能不是再生能源,童子賢表示,RE100只是幾個代表湊在一起的組織,G7、G20每一個官方組織都在鼓吹核電是不讓地球再度升溫的重要手段,相較煤炭和天然氣,核能是幾百倍的節省碳排。

他甚至認為,RE100恐因為內部分歧太大,不排除解體,亞馬遜、Open AI都大手筆投資核能。

對於新政府的期許,童子賢表示,只要是人民關切的社會議題,都期許新政府抓緊時間、穩健施政,包括防詐、校園治安、稅制審視、能源政策等,有些迫在眉睫,有些是累積多年的問題,都希望新團隊有一番氣象。

此外,對於美國對中國新增關稅,他表示,中美貿易關稅打來打去已經持續5、6年,還在審慎觀察會產生什麼結果,但台灣產業在全球都具備相當的活力,台灣產業應該不會受兩邊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