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大外送平台合併 2025年代收付餘額成納管電支關鍵


Uber Eats今天宣布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目標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易。金管會今天表示,假設如預期完成併購,2026年首季檢視2025年第三方支付代理收付日均餘額時,若Uber Eats合併後達應納管電支條件,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支業務許可。

Uber Eats台灣今天宣布將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由於Uber Eats及foodpanda 2023年代理收付日均餘額均逾新台幣10億元,一旦2大外送平台合併,極可能讓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跨越20億元大關,達必須監理升級、向金管會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的條件。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今天說明,依作業程序,金管會每年首季均會發函調查第三方支付前一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檢視是否達須納管電子支付門檻,此機制並無針對併購等事宜設計展延措施。

以2大外送平台目標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易為例,假設2家預計2025年6月1日合併,金管會檢視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基礎,將會以6月1日前Uber Eats台灣代理收付餘額及6月1日起合併後的Uber Eats台灣代理收付餘額,核算該年度Uber Eats台灣代理收付日均餘額。

官員指出,金管會每年初例行調查,調查範圍涵蓋Uber Eats及foodpanda在內,在2026年首季發函調查市場上具一定規模的第三方支付前一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時,即會依上述基礎計算,一旦Uber Eats達必須納管電子支付門檻,依規定,Uber Eats屆時必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業務許可。

現行第三方支付業由數位部主管,若監理升級為電子支付業,必須向金管會申請業務許可並取得電支執照,納入金管會監理範疇後,業務面必須符合金管會相關法規要求,也要接受金管會金檢等。

根據數位部資料,2家外送平台業者分別以富胖達和優食台灣向數位部申請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服務能量登錄,登錄日期皆為2023年11月17日,有效日期至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