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險保費再飆新高 2024年突破50億元 (2025-03-25 04:04:18)


智慧型手機高階化,帶動俗稱手機險的「行動裝置保險」市場規模水漲船高。根據最新統計,前(2023)年手機險簽單保費超過49億元,去(2024)年更進一步突破51億元,續創新高。隨著AI手機興起,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今(2025)年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將上揚5%,推升手機險規模增長,產險業者預估,今年簽單保費有望衝上55億元。

從消費者行為來看,購買高價手機的用戶,投保手機險的比例普遍較高,70~80%以上會選擇投保,以降低因手機損壞而產生的額外負擔。手機價格愈高,投保意願愈強,讓手機險市場規模逐年擴大。產險業者統計,2023年手機險投保件數為164萬件,2024年將近173萬件,顯示需求持續攀升。

國泰產險指出,手機不斷朝高階化發展,不只民眾購入新機的成本上升,也間接拉高手機維修費用。以蘋果iPhone 16 Pro為例,根據官方網站資料,若手機發生非保固範圍內的損壞,維修費用可能高達2.1萬元,相當於新機價格的5成左右。

此外,許多手機品牌更採取「只修不換」的策略,也導致維修成本進一步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投保手機險成為消費者降低風險的選擇之一,有助於減少意外或設備故障帶來的經濟壓力。

手機險市場蓬勃發展,理賠案件與金額也同步增加。從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數據來看,近3年來,手機險理賠件數從2022年的12.11萬件,增至前年的13.18萬件,去年上升至13.89萬件。理賠金額則從2022年的13.27億元、前年的16.28億元,到去年已衝破17.59億元。

平均來看,每件理賠的金額逾1.25萬元,顯示手機險確實能為消費者提供有效保障。不過,儘管投保件數不斷走高,但整體損率仍維持在35%以下,對於產險業者而言,仍是一個具備利潤的險種。

目前,市場上共有12家產險公司推出行動裝置保險產品,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富邦產險及美商安達產險,憑藉較高的市占率,穩居市場前3名,合計掌握國內手機險7成以上市占率。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5475.99 575.80 0.68%
以太幣ETH 1609.32 26.92 1.70%
瑞波幣XRP 2.08 0.01 0.66%
比特幣現金BCH 337.52 4.27 1.28%
萊特幣LTC 76.08 1.20 1.60%
卡達幣ADA 0.625295 0.01 1.46%
波場幣TRX 0.242257 -0.01 -2.23%
恆星幣XLM 0.245634 0.01 2.68%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