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中心攜手旺宏 開發新型3D DRAM布局AI晶片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5日電 (2025-02-25 12:30:14)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今天表示,與旺宏電子合作開發出新型3D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3D DRAM)雛形,具體積小、高頻寬、能耗低、耐用度高等優勢,是全世界最早開發出此種新型3D DRAM的團隊之一,布局未來5年至10年的前瞻技術需求,有望成為AI晶片的HBM記憶體首選。

人工智慧(AI)晶片需要進行大量、快速的資料運算,在現在的AI晶片整體架構中,是利用半導體封裝技術,將2D平面製作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層層堆疊及串連在一起,製作高頻寬記憶體(HBM)。

然而,記憶體的頻寬仍受到封裝技術上的限制,加上現有DRAM耗能也高,增加AI晶片的總耗電量,因此,如何製造出更高頻寬、即傳輸訊號更快,更高密度、即更大容量,且更低耗能的HBM,成為目前全世界各研發單位及記憶體大廠的主軸研發方向。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與台灣記憶體製造大廠旺宏電子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新型3D DRAM雛形及結構。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研究員楊智超說明,這一新型3D DRAM,不使用傳統記憶體中體積較大的電容,而是以2顆氧化銦鎵鋅(IGZO)電晶體串聯而成,可將0與1的訊號儲存在2顆電晶體之間;這種無電容的新型結構設計,讓記憶體尺寸變得更小,因而在進行3D堆疊時能更緊密,也消除電容造成讀寫速度慢及耗能高的缺點。

楊智超指出,此新型3D DRAM除應用半導體中心「積層型3D晶片製程服務平台」,另一項技術重點是透過旺宏電子的Bit-Cost Scalable專利製程技術,先將許多層記憶體的電流通道做垂直堆疊,再利用一次性的蝕刻,將記憶體單元陣列製作出來,大幅減少3D堆疊記憶體的製程步驟,節省製作時間、降低成本。

現階段AI晶片處理大量資料時,會面臨傳輸塞車的瓶頸,楊智超表示,這一新型高密度、高頻寬3D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可大幅度提升資訊傳輸與處理的速度,有望成為AI晶片的HBM記憶體首選,好比在原本僅有一座中央電梯的摩天大樓中,每一層樓都加裝手扶梯,有效縮短訪客抵達目標樓層的時間。

楊智超也提到,目前全世界僅有數個頂尖研究團隊提出此種3D DRAM的雛形及結構,均仍在實驗階段,且主要是為了布局未來5年至10年的前瞻技術需求,半導體中心與旺宏電子的合作成果,未來若順利導入量產,台灣將能在全世界建立起領先的地位。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87278.20 2,212.13 2.60%
以太幣ETH 1574.31 -38.66 -2.40%
瑞波幣XRP 2.09 0.00 0.13%
比特幣現金BCH 345.96 10.63 3.17%
萊特幣LTC 78.17 2.04 2.68%
卡達幣ADA 0.623021 0.00 -0.78%
波場幣TRX 0.245229 0.00 0.53%
恆星幣XLM 0.254966 0.01 3.51%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