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機械廠用30年光陰拚出循環綠金 (2022-06-02 理財周刊 文.林怡妏)


位在台中神岡的立昇量子纖維,廠區內比人還高的大型機台,透過輸送帶將細碎的竹粉末灑下,在地面堆成一座小山。

「這把竹廢料,可以從垃圾變成黃金。」立昇董事長王正雄雙手捧著纖維廢料,他口中的「垃圾」是竹材加工剩下的頭、尾邊角料,經過乾式工法、無水回收,加工、再生後,能製成各式植纖產品,像是竹吸管、竹餐盒。

市售的環保產品琳瑯滿目,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王正雄只是搭上了時下的環保熱潮,搶得商機,但其實王正雄的綠色革命從三十年前就已經開始。

竹製品機械起家的王正雄,有感於傳統竹製造在加工過程中容易造成原材料的浪費與汙染,加上竹製品機械業邁向衰退,他毅然投入植物纖維的研發,超前轉型,不過當時「環境保育」、「永續循環」的概念還未獲得重視,這讓王正雄在研發路上磕磕絆絆。

2014年政府一紙令下,規定國道服務區不能使用美耐皿餐具,王正雄這才拿到進入市場的第一張門票。

從"reuse"到"rethink" 循環經濟不能停留在單一節點

立昇從傳統機械業,搖身變成再生料綠金產業,在氣候變遷、循環經濟這波永續浪潮的推波助瀾下,國內外大廠、品牌業者紛紛找上門、談合作,儘管訂單滿手,但立昇不總是來者不拒,因為他們對「循環經濟」有著自己的堅持。

立昇副總經理賴雲昇表示,當前循環經濟往往停留在單一節點,部分業者誤認只要採用「循環材」就是循環經濟,卻缺乏有效的供應鏈串連,致使經濟運作上產生斷點,商業模式難以成形,亦無法達到真正的永續循環。

立昇將這樣的理念,實踐在他們與超商業者合作推出的循環餐盒上,運用植物纖維製成的循環餐盒,先送往鮮食廠進行填裝,接著發送至各門市做販售。看似與一般零售物流別無二致的過程,關鍵點在後續的「逆物流管理」:消費者食用完後,若將餐盒還給超商門市,就能領到退費,業者再把這些使用過的餐盒低溫送往鮮食廠存放,並由立昇送至專業清洗廠洗滌乾淨,最後送回鮮食廠,展開下一次的循環。

「過去的環保觀念中,於消費者端我們稱為"reuse",製造商端稱為"remake",但在循環經濟的框架下,我們要有一個新的觀念,稱為"rethink"。」

王正雄認為,循環經濟要順利轉動,不能只靠單一企業單打獨鬥,還需原料廠、製造業者、通路商與消費者進行跨業合作,建立夥伴關係,透過溝通,達成共識。

植纖維材質 科技廠的減碳利器

隨著各國政府接力宣示淨零碳排目標、歐盟碳關稅即將上路,如何有效管理碳足跡、減少碳排放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迫在眉睫的挑戰。

現階段這些科技業者除了積極尋找低碳能源,正同步布局再生材料的應用,立昇近日就與海外科技業者展開合作,將再生植纖維,運用在科技零組件的製程,植纖維成為科技廠的減碳利器,可預見再生材料的商機將愈來愈大。

賴雲昇解釋,科技產品擁有數百個元件,各有不同碳排係數,然而植纖維碳排係數是負值,所以做成的纖維原料碳排也很低,加入零組件的製程,可有效拉低碳排平均值,亦即達到所謂的「碳中和」,另外,當產品作廢時,採用植纖維製成的零組件可自然分解,也能避免造成環境負擔。

植纖維的應用從民生常見的餐具一腳跨入高科技產品,影響力正逐步擴大中,不過賴雲昇提到,當前科技領域許多檢測規範都是針對塑膠製品,天然原料要取得認證比較困難,因此目前仍存在許多挑戰。

當看不見的溫室氣體,變成可被估算的生產成本;當減碳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每一分每一毫都得斤斤計較,而誰能掌握關鍵技術、做出差異化,誰就能在這場淨零碳排賽局裡勝出。

橋接國際法規 台灣再生材還要再進化

再生材料需求持續飆升,國際市場一片藍海,台灣準備好搶攻潛在商機了嗎?

王正雄認為,台灣材料領域還一片混亂,很難立竿見影,且再生材質的成本與研發、生產難度,遠高於原始材質,加上目前市場上的慣性思維,仍會用塑料價格與之進行比較,因此距離成熟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更遑論技術上的供給。

翻開台灣的法令,目前確實還存在許多灰色地帶,最基本的「何謂再生?」也沒有明確的定義,賴雲昇表示,這將導致後續業者在計算碳排、成本與風險時難有準則。
「一個產業要躍上國際舞台,通常是群策群力,需要國家的力量協助推動才有機會,我們當然期待台灣的材料技術能發光發熱,但目前的觀察是,不管在法規或政策輔導上,海外夥伴反而比較積極。」

立昇當前90%的訂單來自歐美國家,因此他們致力於提升自家植纖維生產標準,與現行成熟的國際規範對接,王正雄期待台灣能有更完整的法規制度,讓廠商、業者有所依循,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我希望把台灣打造成一座環保島嶼,但這不是一個世代的事。」三十年前那位懷著環保夢,憑著傻勁投入天然材質研發的年輕小夥子,如今已鬢髮斑白,但不變的是他依舊發亮的眼神,他的環保夢還在繼續,現在有更多人與他同行。

※理財周刊1136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烤雞陷阱
◎封面故事>聯發科為台股觀察指標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台中機械廠用30年光陰拚出循環綠金
◎人物特寫>台以「創新」交流 專訪以色列駐台代表
◎發哥好宅面面觀>地震頻繁+缺工困境 建築業兩大威脅該如何面對
◎高齡金融>如何藉由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落實醫療照護人權
◎總經新視界>個股底部訊號已出現 累積獲利趁現在
◎房市觀察>台北市聯合稽查預售建案合格率之檢視(五)
◎全球理財觀>通膨舒緩 美債殖利率回落 上海解封 科技股反彈主角
◎行銷數位轉型>數位轉型 企業生財先談人才(下)
◎AI智能交易>交易的棉花糖
◎ETF資產增長術>中國救市刺激經濟 聚焦政策受惠族群
◎理善大家來>2022新住民市集 歡迎光臨「新」世界!
其他相關雜誌文章
記憶體回春?( 2023-09-07 理財周刊)
6月作帳行情( 2023-06-08 理財周刊)
蘇姿丰將再掀AI熱( 2023-07-06 理財周刊)

 
加密貨幣
比特幣BTC 70691.38 1,236.04 1.78%
以太幣ETH 3564.30 64.18 1.83%
瑞波幣XRP 0.622908 0.01 1.79%
比特幣現金BCH 569.78 29.99 5.56%
萊特幣LTC 94.01 0.33 0.36%
卡達幣ADA 0.648194 0.00 -0.04%
波場幣TRX 0.120461 0.00 0.82%
恆星幣XLM 0.137995 0.00 3.16%
投資訊息
相關網站
股市服務區
行動版 電腦版
系統合作: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提供: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台灣證券交易所, 櫃買中心, 台灣期貨交易所
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使用本網站股票、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務請詳細閱讀「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若引以進行交易時,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
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